当前位置:首页>社会生活>内容
世界气象日将至 湖南气候专家解读本年主题
华声在线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3日 10:45
华声在线
2022年03月23日 10:45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湖南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首席专家谢益军表示,主题凸显气象水文预报预警在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渐多发、频发、重发

  IPCC(全称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是一个评估与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的国际机构,目前有195个成员国。

  谢益军说,IPCC在2021年发布了第六次气候评估第一工作组报告,这个报告有两个首次确认。第一个是将全球变暖首次确认归因于人类活动影响。地球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前(1850-1900年平均)升高1.09℃,人类活动在过去2000年里造成的气候变暖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个是首次确认全球变暖加剧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首先是极端高温事件日趋增多。近七十年来全球大多数陆地地区的极端高温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数据显示,1961至2021年,湖南高温日数增加约37%。2021年湖南平均气温18.7℃,创下百年来历史新高。年高温日数52.1天,同样创历史极值。

  此外,极端降水事件日趋频繁、涝季更涝的趋势愈发明显,旱季更旱的风险也在增大,全球变暖导致台风的数量变多、强度变强,复合型洪涝灾害将更常见。

  早预警、早行动,拯救生命和生计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谢益军表示,防范重于救灾,灾害发生之前及早预警是筑牢防灾减灾防线的关键。加强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灾害管理部门和发展机构之间的协作,对于更好地防灾、备灾和救灾至关重要。

  谢益军以湖南为例子,讲述早预警、早行动的重要性。湖南气象部门在全省推行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递进式气象预警服务和精准靶向预警发布,即省市县提前2~3天发布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重要警示信息,重在提醒省市县防汛责任人提前进行工作部署。

  具体来说,省级提前1天发布精准到市县的预警,提醒市县安排防汛值班值守和隐患排查;市县提前3~6小时发布精准到县乡的预警信号,提醒县、乡村开展巡查防守;县提前0~1小时发布临灾警报,提醒乡镇、村组织群众避险转移。

  谢益军介绍,总体上达到时间逐步推进、空间不断精准,让各级防汛责任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灾害红色预警信息精确发到灾害发生区域的每个人,赢得转移避险时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1年汛期,湖南遭遇20轮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在33起灾害中,预警信息助力群众成功转移,未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因灾伤亡人数创历史新低。

  “今年世界气象日选择‘早预警、早行动’为主题,就是提示每一个人要关注预警信息,做好准备并能够在正确时间和地点采取行动,拯救更多生命,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谢益军说,每个人也要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助力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最大程度减缓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