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5月12日电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被世人称为“船山先生”,其“经世致用”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湖湘后人。5月12日晚7时30分,纪录片《船山先生》将在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带观众一览这位传奇之士热血、跌宕却又不为人知的一生。
《船山先生》由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湖南卫视、芒果TV、衡阳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芒果伯璟工作室及伯璟文化联合承制,是继一众电视专题片之外,首部聚焦王夫之跌宕人生及其思想传承的纪录片。
此次创作,由纪录片《中国》原班制作团队悉心打造。一部以思想家为主题的纪录片,该如何深入浅出、有的放矢地呈现其思想图谱、探究其背后故事呢?又该如何在既有的“中国美学”的视觉框架上,实现新作品的突破呢?总导演李东珅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在与多位“船山学”专家深度研讨、遍览相关文献资料之后,《船山先生》终于确定了其破题之道——将视线投注到船山先生思想形成与延续的脉络之上。于是,观众会在《船山先生》的首集里,看到一位天才少年的学习与成长,看他如何以儒学立身,并试图通过读书、科举实现人生抱负;又看他如何被时事打乱所有安排,举兵抗清、与混乱的世道抗争。
在视觉表现上,《船山先生》实现了戏剧舞台假定性与象征性手法的升级。超现实的视觉隐喻、舞台感的戏剧化场景,让人们时而沉浸在船山先生的跌宕人生中,又时而间离开来,去探索其思想的形成与流变。
当人们提到湖南人,一定会说起“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这句评价,相对应的还有“湖南骡子”这个标签。这一切,在300多年前的船山先生身上,便已露端倪。王夫之的一生,是家国破碎与精神坚守的双重史诗。明朝覆灭后,他举兵抗清、流亡湘西,晚年隐居石船山下,在饥寒交迫中写下近千万字著作,身体力行地实现了对华夏道统的拯救与传承,并在近200年后,成为照亮中华文明至暗时刻的一盏思想心灯。
面对这位“熟悉的陌生人”,我们熟悉于“王夫之”三字背后所代表的思想成就,却陌生于其思想成就对于近代乃至当代中国的真正影响;我们熟悉于他人生故事里所充斥的湖湘精神,却又陌生于他的身上的点滴经历、蜕变传承。观看这部纪录片,将是一个让你更了解湖湘文脉传承、当代中国来时之路的良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