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湖南未来五年怎么干?他们在高规格座谈会上献出“锦囊妙计”!
湘伴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3日 08:19
湘伴 2021年11月03日 08:19

  湘 伴 导 读

  11月1日至2日,省委书记张庆伟主持召开4场座谈会,就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征求意见稿)分别征求部分中央在湘单位、省直部门、专家学者、基层代表、党外人士、市州负责同志和部分县市区委书记等7方面的意见建议。

11月1日下午,张庆伟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和基层代表座谈会。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摄

  座谈会上,与会同志紧扣湖南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总体思路、发展举措和重大任务,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湘伴君从中选取部分建议,为伴粉们奉上。

  话不多说,快来看看大家献上了哪些“锦囊妙计”吧!

  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

  民革中央副主席、省委会主委,副省长 何报翔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关于支持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将大学科技城作为承担我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的主要承载体,在产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创新上形成引领和示范效应”。

  建议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培育扶持一批产教融合企业;优化整合创新平台,推进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确保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及其材料安全供给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省委会主委 杨维刚

  湖南作为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大省,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完整的产业链,在重要原材料和科技先导产业中拥有先天优势。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和长沙矿冶研究院等单位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

  建议创建国家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整合我省优势资源,确保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及其材料的安全供给,维护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对我省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为我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助力。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会主委 赖明勇

  建议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加快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尽快完成湖南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机构设置和运行,为加快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服务。

  完善政策配套支撑和基础场景建设,加强数据平台布局,推进数字技术原创性研发和融合创新,培育和做大做强本土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壮大数字经济要素流通和交易市场,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接“新基建”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建设。

  始终保持生态文明战略定力

  民进省委会主委、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潘碧灵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

  我省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洞庭湖总磷消减攻坚战,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和开展长江(湖南段)湘江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民主监督,加大财政对生态环保的投入,加强生态环境能力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省委会主委、南华大学校长 张灼华

  建议编制《湖南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具体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着力构建以智慧穿戴、健康监测、康复辅助、居家看护、中医数字化等设备和家庭服务机器人为主要产品系列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链;建立全省居民健康养老电子档案,完善平台建设,实现数字化治理。

  建议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层次应用,为患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便捷就诊服务,促进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和检查验证互认,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坚持 “双碳”发展战略

  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省委会主委 胡旭晟

  “双碳”不仅仅是生态文明战略,而且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更是湖南发展的重要机遇,涉及到能源、产业、消费、社会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应当提高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

  在产业领域,应及时把握新型储能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机遇窗口,利用好湖南在新型储能材料等产业布局早、基础牢、来势好的既有优势,精准打造湖南特色的“双碳”发展路径,围绕“双碳”目标明确先进储能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竞争主动权,打造千亿储能的湖南新名片。

  实施长株潭都市圈北拓战略

  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省委会主委 张大方

  湘阴、汨罗位于长株潭都市圈与岳阳经济走廊的结合部,将其纳入都市圈核心区,有助于打通长株潭“发展核”与岳阳“增长极”联动通道。

  建议规划建设湖南滨湖新区,在长株潭区域北部远景规划一处战略性空间范围,规划设立一个能承载300万以上城市人口的城市功能区或滨湖新区;长沙与湘阴共建虞公港,在虞公港形成大型水铁联运中心;在湘阴城北新设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园区,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加工业,构建长沙北部功能板块,提升全省对外开放水平;依托不同层级的交通,构建三地快速轨道引导、水铁路一体发展的交通同城化、物流一体化区域。

  提升民营经济中长期发展动力

  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 张健

  建议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以更大力度的改革举措提升民营经济中长期发展动力。

  更大力度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行政效能再提速;更大力度拓宽市场准入、优化要素配置,促进各类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行业自律、守法经营、标准化建设和协商维权。同时,强化政策支撑,服务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凸显地位作用,确保民营经济在新征程中“不离场”;注重战略引导,引领民营经济正确发展方向“不跑偏”。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

  省文联主席、无党派人士 鄢福初

  湖南红色资源丰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建议鼓励各地收集整理汇编红色故事、红色史实,丰富并创新红色文化精品创作及宣传宣讲方式;鼓励各地创新探索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进一步增强红色资源感染力;推动农村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选择红色资源相对集中、条件相对成熟、基础相对较好的村、镇,重点培育,以点带面,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加大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湖南时代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唐纯玉

  湖南是中药资源大省,全省中药规模以上企业160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中成药大品种23个。但也存在中药材产业品牌优势不突出等现实问题。

  建议明确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负责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支持中药材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建设,持续打造“湘九味”公用品牌,对省产药品在国家政策准入上予以指导和帮助,加快培育10亿元级中药大品种。同时,建议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本省医药企业给予奖励,对有关企业重大兼并重组给予大力扶持。

  以健康湖南为抓手 推进创新型省份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 谭蔚泓

  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是打造“三个高地”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我省现实需要来看,推动医疗器械创新制备发展意义重大。建议用好湖南机械制造人才和产业优势,布局、推动高端医疗器械、科学仪器的制造及配套精密部件的加工与工艺技术发展,开创医疗器械制造蓝海。

  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团队和研究型人才。建议推动研究型医院发展,同时进一步做好引才育才工作,以健康湖南为抓手,推进创新型省份发展。

  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基地作用

  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曹健华

  加强理论武装。党校(行政学院)是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等方面作用。建议完善经常性学习教育机制,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基地作用,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提高文化软实力方面,建议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功能、弘扬时代主旋律,加快治理社会反映强烈的影视文化“泛娱乐化、低俗化”的现象,擦亮“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品牌。

  打造长株潭国家人才城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曹普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国家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基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在着力建设集聚人才的平台。

  建议我省抢抓有利契机,充分发挥长株潭科教、人才资源的富集优势,“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先行先试推进创新人才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长株潭国家人才城。

  构建“湘江湾创新联合体”示范发展模式

  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 廖永安

  湖南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将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落到实处,必须打破原有“湘江西岸科技走廊和湘江东岸先进制造业走廊”的思维局限。

  建议将长沙市级的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升级为省级的“湘江湾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省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形成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联合体发展模式。

  创建“新能源+储能”保能降碳消纳模式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刘茂松

  建议我省创建“新能源+储能”消纳模式,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实现保能降碳目标。

  提高省内再生能源开发水平,在巩固水电基础上重点增加风电和光伏电生产和消费;抓紧布局氢能和氢储能产业,促进岳化己内酰胺生产线工业副产氢、华菱等企业焦炉煤气制氢,推进岳阳、株洲开展“氢经济示范城市”试点,利用郴州等地石墨资源研发生产储氢纳米碳材料及锂电池;增加省外清洁能源生产和购入,大力提升祁韶直流、雅江直流利用率,加快启动“宁电入湘”工程。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 王昶

  湖南发展新兴产业,面临来自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及周边地区的竞争效应。建议厚植本地能力,构筑生态优势,助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高度重视科学与教育的发展,支持产教融合,推动本地高校学科和专业目录调整;建立“点—链—面—群”的发展路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本地产业链条,面向集群共性需求搭建各类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区域创新协作网络;构筑龙头企业、园区间良性竞争的文化和土壤。

  将岳麓书院打造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省文史馆馆员 朱汉民

  毛泽东主席诠释和实践的“实事求是”,既体现了马克思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体现了马克思普遍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而以岳麓书院代表的湖湘文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议支持岳麓书院全面现代复兴,着力将其造为当代中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切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

  以基层党建之“实”引领发展格局

  益阳市委常委、安化县委书记 刘勇会

  省委全面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基层工作活力。立足新发展阶段,应当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以基层党建之“实”引领发展格局。

  聚焦工作实效,把党建“第一责任”和推动发展“第一要务”有机融合,提高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契合性;聚焦权责统一,深入推行党员群众互联互助基层治理模式和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基层减负;聚焦队伍建设,畅通优秀年轻干部、村干部、事业编制干部、党外干部的晋升渠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气顺、人和、心齐、劲足的发展格局。

  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吸引培养农村优秀人才

  汝城县文明乡沙洲瑶族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朱向群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产业薄弱村甚至“空心村”的现象仍然存在,成为制约农业持续进步、农村长足发展、农民稳步致富的瓶颈。建议继续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政策指引和倾斜支持,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拓展集体和农户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针对乡村人才留不住、留不久等问题,建议加强对优秀人才服务农村的吸引导向和激励政策,壮大乡村建设人才队伍,汇聚乡村发展力量。

  推动农民工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

  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员、全国劳模 邹彬

  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方面,建议由政府主导、政企合作,进一步完善装配式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完善装配式建筑通用技术标准,推动农民工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在政策方面给予企业更大的支持力度,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来实现建筑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也为农民工向新型建筑产业工人转型提供更好的支撑。

  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更新的规划,建设更多人民满意的工程。

  提升教师地位待遇

  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教师、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石灵芝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未来。

  建议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同时,吸引优秀的青年加入教师队伍,提高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此外,建议为教师减负,减少教学以外的工作任务,还教师一个清宁舒畅的教学环境。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