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11月1日电 (记者 邓霞)长沙市政府与湖南省文旅厅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长沙市演艺新空间(小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演艺新空间十条”)提出,力争三年内在长沙引导培育100个运营良好、管理规范的演艺新空间。
当前,文旅消费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以小剧场、特色空间为代表的演艺新空间,以其灵活的形态、丰富的业态、紧密的互动性,打破了传统剧院的边界,将演艺融入城市肌理,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和城市文化魅力的新窗口。

作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长沙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消费市场活跃。从太平街的脱口秀小剧场到后湖的实验戏剧空间,从大学城的原创音乐现场到商圈的沉浸式演出,这些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演艺新空间,正在重新定义长沙的文化生态。
此次出台的“演艺新空间十条”内容全面,针对性强,覆盖了从规划引导、空间建设、业态集聚到内容创作、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的全链条。
目标引领共建演艺名城。文件开宗明义建设“演艺名城”,并积极推动将其纳入省市“十五五”规划。聚焦“三年百个小剧场”目标,将其细化为可操作、可考核的发展任务,体现了省市高度的战略协同。
资金加持点燃发展引擎。省、市两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形成合力,共同支持演艺新空间发展。扶持对象精准聚焦具备现场表演功能、多业态融合的各类空间。如对重点区域(如“五一商圈”及各区县重点区域)内成功招引项目的物业方给予最高30万元补助;对引导发展重点区域内新建或改建项目的投资方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等。

融合创新打破业态边界。大力倡导“演艺+”“+演艺”模式,推动各类艺术形式跨界融合,明确支持沉浸式、互动式演艺新业态,鼓励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演艺空间,促进文旅商体深度融合。
生态培优营造创作热土。支持成立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开展培训、认定标杆,提升行业专业化水平。特别强调优化消防、演出审批等服务,加强跨部门综合监管,旨在营造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宣传联动引导全民关注。组织省市媒体集中宣传、利用公益广告屏发布信息、制作手绘地图、纳入旅游线路、发放惠民优惠券等,多措并举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有效扩大消费市场。
据悉,“演艺新空间十条”的出台,是省市两级协同发力,共同推动长沙演艺产业能级提升、加快建设“演艺名城”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举措,标志着长沙演艺事业发展进入了系统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该措施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