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20日电 (郭翰霖 陈庭芳)“现在进出方便多了!感谢法院实实在在解决了问题!”湖南怀化市中方县思坪村村民杨某辉近日在验收现场签下这句话时,脸上的愁云终于散去。
就在当天半小时前,邻居杨某满家那扇堵了他家三年的铁门,在中方县人民法院铜湾法庭庭长的见证下被顺利拆除——这扇曾让两家人反目、三年难拆的“隔阂门”,终究被法理与情理共同“打开”。
事情要从2022年说起。杨某满在新建房屋及围墙时,占用了2013年土地协议中明确“保留2米”的公共通道,导致杨某辉一家唯一出行路被堵得严严实实。“出门要绕远路,搬东西更是难上加难。”杨某辉多次找邻居协商,可铁门始终立在原地,两家人从街坊变“冤家”,矛盾一积就是三年。
中方县人民法院铜湾法庭接到情况反映后,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实地测绘、拍摄现场照片、调取当年的土地协议,短短一天就形成了完整证据链:测绘报告明确指出围墙侵占通道,协议条款白纸黑字写着“保留2米通行道路”,现场照片更是直观呈现通道被完全堵塞的现状。
证据在手,调解有章。法官与调解员先向杨某满出示协议与勘测图,点明其行为既违反协议约定,也触碰了相邻权的法律底线;再倾听杨某辉的诉求,明确他“恢复通道原状”的核心期盼。当法理讲透、情理说清,两家人的心结也渐渐松动。
“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堵了路也堵了心。”在法官的引导下,杨某满终于松口。从摆证据到谈方案,再到敲定“拆除铁门、永久保障通行”的细节,全程仅用30分钟,双方就签下了书面调解协议:杨某满拆除侵占通道的铁门,承诺永不加装阻碍通行的设施;即便未来土地转让,也需保障后续使用者的通行权。
签字落笔,杨某满当场拆门。当铁门轰然落地,杨某辉握着法官的手连声道谢。这30分钟的拆除,拆的不仅是物理上的铁门,更是两家人三年的隔阂;这短短几天的解纷,解的不仅是通行难题,更是邻里间的“心疙瘩”。
从三年僵局到半小时破局,这起纠纷的化解,既彰显“证据为王”的法治精神,更印证“以和为贵”的调解智慧。一扇门的拆除,让邻里重拾和睦,也让“小事不出村、矛盾就地解”的基层治理阳光,照进了寻常百姓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