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赴一场陌生人的家庭饭局。”近来,邀请陌生人在家吃饭的新兴社交形式迅速在各社交平台蔓延。11月9日,记者采访发现,从老城区的居民楼到江边公寓,从四方坪到梅溪湖,“邀请陌生人回家吃饭”的社交新潮在长沙兴起。但“温情社交”的外衣下,AA制收费模式、卫生安全隐患及合规性争议也随之而来。
新型社交:陌生人家庭饭局报名火热
11月9日,记者刷到小红书博主“小毛食记”发布的一条“我在长沙邀请陌生人来家里吃饭第三十三期”的笔记,互动量过千。邀约帖子中“共享家常菜、围坐唠嗑、玩桌游拍照”的场景,吸引了不少本地居民报名。随后记者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搜索关键词发现,长沙至少有40多名博主发起类似“陌生人家庭饭局”活动。
博主“小毛食记”在笔记中写明,其组织的饭局每次招募6至8人,会写清楚菜式,例如第三十三期就准备了茶油鸭、蒜蓉牛虾煲、湘式红烧肉、沙茶排骨炖萝卜、口味黄鸭叫、清炒冬瓜、清炒时蔬、茄子豆角。随后他还备注“在外工作累了,或者碰上烦心事想找人倾诉了,想交朋友了都可以参加”。每一期评论区都有几百条留言:“退一万步说,我妈能不能来吃”“报名,选我带个塑料袋来搂席”“我可以带特产来”……积极报名参与的网友众多。
饱口福、交朋友,但背后可能暗藏隐患
参与过三次活动的“95后”上班族张女士告诉记者,这种“轻社交”模式让她摆脱了熟人社交的束缚:“平时工作圈子太窄,和陌生人吃饭没有社交压力,还能听到不同行业的故事。”博主“小毛食记”表示,活动之所以受欢迎,在于“无强制社交、话题自由”的设定,“我们会准备MBTI卡片、趣味桌游等破冰游戏,让i人也能轻松融入”。
也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质疑“所谓邀请陌生人吃饭本质是变相Homebar”“没有写明要AA,费用远超家常菜成本,部分组织者还会推销酒水”。曾参与过此类活动的李女士吐槽:“部分活动场地狭小,厨房油污明显,餐具仅用清水冲洗,完全看不到消毒设备。”随后记者以参与者身份咨询多个活动,发现笔记并未表明收费,但选中后人均收费在68元至158元不等,均需提前转账预约,且未提供消费凭证。
记者报名咨询相关博主发现,多数需要收费的“陌生人家庭饭局”组织者均为个人,面对是否办理了相关证照的询问时坦言“就是利用自家厨房办活动,没想过要许可证”。
私人饭局中邀请人负法定安全保障义务
湖南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李健律师提醒,无论是私人家庭聚餐、朋友宴请,还是餐馆就餐等场景,食品安全始终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严格规制。私人饭局中,邀请人或宴席承办者作为食品提供者,负有法定安全保障义务,若因食材变质、加工不当、生熟交叉污染等导致他人食物中毒,需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侵权赔偿责任。因此组织者要负责对待,参与者也要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