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生活>内容
亲历周总理经典照的后续故事
中新网湖南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4日 11:05
中新网湖南
2024年03月24日 11:05

亲历周总理经典照的后续故事

韩凯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幺巧合。1973年1月9日,幸好由于意大利著名攝影记者焦尔焦·洛蒂在人民大会堂非同一般的“违规”,才使得周恩来总理那张最为传神的经典照成为旷世佳作应运而生。1974年荣获美国最著名的新闻图片奖。邓颖超同志也非常喜欢这张总理照,称赞“这是恩来生平拍的最好的照片。”洛蒂认为这是他“得到的最为高贵和诚挚的谢意”。

  正是洛蒂先生悄悄带进接见現场的这台小巧的徕卡M4卡片式照相机,使他的拍摄计划最终如愿。这也是外国友人给重病中的周恩来总理所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

  前不久,缅怀总理逝世48周年,也让我不禁想起26年前自已亲身经历的围绕这张传世之作的后续往事。

  记得是1997年12月中旬,正值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前夕,我非常荣幸地得到总理侄女周秉德大姐(时任我所在中新社的副社长)送给我的一份珍贵礼物,正是那张具有特殊意义的洛蒂先生赠于邓颖超同志的原版照片《沉思中的周恩来》。

  兴奋之余,我当即萌生了由我社香港中国新闻岀版社正式出版,印成油画效果的总理画像,以配合纪念活动的策划方案。得到社领导的批准后,我们立即专程到香港制版,多次调色,因事关重大,在定稿前还特意请中新社攝影部赵伟主任前往审核。把握的原则是,在原片色调基础上,适当把总理的衣服调出深灰色,又保持整体效果协调。在深圳先后印了6万多张哑光布纹纸的总理画像,并在所有包装箱上醒目印着“急送中央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活动”的字样。

  讲政治,重大局,高效率。铁路部门十分重视,以文件类计价优惠收费快运北京。到了西客站,车站书记、站长冒着大雨值班,并允许我社的130货车直接停靠行李车厢……我去深圳空运第一批画像时,也因中国民航政治部已去函告之关照,得到格外热情的接待。刚到机场,就被几位美女工作人员围住,有的帮忙拉箱子,有的抢着拿书包,有的去办手续,有的送来热茶……

  家父曾是一位建国初由周总理签署任命过的老同志。给所有参加中央纪念大会的老干部赠送周总理画像,是自己心中的强烈愿望,决心虽已下定,但起先的想法太过简单,拟以大庆大寨人的署名赞助印刷,向中央纪念大会赠送画像。

  不料事与愿违,大寨的郭凤莲同志告诉我:今年大寨遭灾了,请示过县委同意可免费使用大寨人的名义……

  大庆油田宣传部部长回复说,大庆今年也大幅减产,赞助印刷实有困难,我们自己可以……

  遇难处,换思路,想办法,继续找。我们守着一本《周恩来传》画册,一边寻找与总理生平有关的单位,急忙试着联系民航总局、海关总署、茅台酒厂、乐凯胶卷,开滦煤矿等有代表性的企业找经费;一边逐级上报多次执着与中办会议处和国务院老干局沟通,其间细节之繁琐自不用多说,我还专为此事进了两次中南海……

  事在人为,经费总算找到了些。记得最豪爽的是茅台的季总!我电话里还磨叽:总理喝了一辈子茅台,咱们共同为他老人家…只听见季总大声说,中央大会6千张我们全包了,职工5千张,马上汇你八万八对不对?……康佳电视的陈总,下班时我才好不容易找到他:“ 别的不用说了,快把账号发过来!”……

  那时候我还不到50岁,在那些紧张忙碌的日子里,一直能与同事们在兴奋中坚持夜以继日的工作,估计入围糖尿病也是那阵子的事情!

  赠送方案也终于敲定了。中办同意在中央召开大会前,可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有组织向中央各部委,军委各总部等党政军参会老干部赠送总理像的仪式。

  同时,我们的报告经多位中央领导传阅批示,同意赠送当年全国两会所有人大代表团和政协界别的代表委员。除此,记得还积极主动配合天津、江苏、南昌等地相关正式的纪念活动……

  印刷费用是由茅台,大庆,民航,康佳,昌河、华北制药,长安,乐凯等十几家单位属名赞助的,而且规定每家赞助原则上限三千张,每张8元。当时还允许赞助企业可指定三家中央部委或国家银行定向赠送,还能拿到接收单位盖有红章的收条做纪念。企业对此透明务实的作法很认同,花8块钱送一张总理像,挂到了部委司局级以上老领导的家中……特值的!

  当年赠像活动整得挺热闹,中组部,国务院老干局都积极参与并致专函答谢中新社。老干局王局长看着总理像,含着热泪在赠送仪式上发言,感动全场人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社领导对整个活动高度重视,及时指导。秉德大姐最辛苦,在参加诸多纪念活动的百忙中,与郭瑞社长、郭健总编辑、张连玉副社长等领导亲自向所有支持企业表达谢意,颁发证书和纪念品;我们还特意设便宴答谢所有赞助企业代表。北青报等媒体对赠像活动进行了报道,配发了舞蹈家赵青在全国两会欣喜收到总理像的图片。

  印制经费,严格控制,结余了25万多,商量拟全额捐给延安地区的希望小学,力求让这件事有始有终,锦上添花。报批件到了社长那儿,他亲切地笑着対我说:纪念总理的活动做的好!捐赠的想法也好……依稀记得我站在他的对面,除了儍笑着点头,说不出什么,但笑得肯定不那么自然……

  今年我该迈入74岁了。往事如烟,在中新社四十余年,所有这些大大小小各种滋味的经历,沉重的,轻松的,受表扬的,做检查的,都将成为我一生的难忘回忆!人生苦短,无悔于心!(2024.01.10写于北京)

【编辑:高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