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环境舒适。江华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湖南新闻5月22日电(唐小晴 杨丁香)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正成为群众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的“充电站”。
近年来,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持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优化农家书屋资源配置,让农家书屋惠及广大群众,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走进如意村农家书屋,1000余册书籍整齐摆放,涵盖农业、文化、科技、少儿等领域。
“各种各样的书都有,让我们增长很多知识。”村民赵靖一有空就来农家书屋看书,主要阅读农业发展、创业故事、人文历史等方面书籍。
像如意村这样的农家书屋,江华共建有295个,共计藏书60万余册。这些农家书屋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江华在推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不断充实书屋藏书种类和数量,确保农家书屋藏书常换、常新,吸引更多农村群众读书、用书;注重提升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配备专门图书管理员,负责书屋日常管理、图书借阅登记、书籍整理等工作;要求每个农家书屋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每周对外服务达40个小时,每年开展读者活动6次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