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6月25日电 (唐志平 王松林)夏日时节,在2024年湖南邵东市杨桥镇杨桥村水利建设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20余名施工人员正在整理塘基、清理淤泥,炎炎烈日抵不住大家埋头苦干的激情。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大实事。”施工人员杨桥村曾家组村民曾牧涛说,以工代赈政策不仅为村里维修山塘、河坝、水渠,还提供了就业机会,让农民能在自己家门口务工、增加收入。
以工代赈是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政策,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杨桥镇杨桥村水利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于6月21日开工,总投资5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元,拟改造9座骨干山塘、3座河坝、2条长1500米渠道。
杨桥村水利建设项目按照“务工是手段、赈济是目的”的以工代赈政策内涵,遵守“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民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以工代赈政策要求,由村民自建,且建设项目也由村民确定。
依据湖南省发改委的项目安排,杨桥村村支两委初步确定建设项目,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公示通过后,杨桥镇人民政府聘请具有水利行业设计资质的专业单位开展设计工作。为此组建项目建设理事会,并确定村级质量监督专员。
根据杨桥镇人民政府的安排,项目由杨桥村经济合作社施工,杨桥村依规依序成立了由村支书任理事长、党员及群众代表任理事的村级项目建设理事会,理事会共7名成员,负责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定2名责任心强、项目建设经验丰富的村民为村级质量监督员。同时,聘请施工技术力量,确保工程质量。
根据村级理事会缺少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等专业人才的实际情况,经村级两委研究、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委托建筑公司提供技术力量和组织施工,并确定项目务工人员,拟组织92名农村劳动力务工(其中当地民众80至85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5至10人),计划发放劳动报酬不低于161万元。
同时,村级两委研究、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确定了务工工资标准,严格工地考勤,并实行工资打卡发放,即经公示无异议后,务工人员工资根据考勤情况按月由杨桥镇财政所打卡发放。
杨桥镇杨桥村水利工程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既能激发民众自主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又能大幅改善杨桥村水利条件,提升民众农业生产积极性,推动杨桥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该项目实施单位邵东市发改局将严格按照“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高要求监管、高效益利用”工作要求,指导与推进项目建设,完善项目监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