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湖南东安非遗老手艺成富民新产业
中新网湖南 唐小晴 刘彦婷 谢助民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6日 11:20
中新网湖南 唐小晴 刘彦婷 谢助民
2024年06月06日 11:20

  中新网湖南新闻6月6日电 (唐小晴 刘彦婷 谢助民)近年来,湖南永州市东安县创新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方式,将古老非遗与新时代元素创新融合,拓展非遗文化商业价值、经济功能,让非遗老手艺蝶变成富民新产业。

林下东安鸡。东安宣传部供图
林下东安鸡。蔡小平 摄

  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橙子糖有千余年传承历史,非遗传承人张礼高把田橙子糖改为小包装,再线上线下联销。“年产量由过去15万公斤增加到25万公斤,价格翻了一倍多,年产值攀升至1000万元,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张礼高说。

  东安县有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70余名非遗传承人。该县充分挖掘非遗文化富矿,实现非遗文化带动产业发展。

  东安非遗龙头产业东安鸡正以预制菜方式,让东安鸡从基地飞上居民餐桌,从乡村走向城市,带动发展东安鸡养殖大户360多家,年出笼2500余万羽,年产值超10亿元。

  剪纸非遗传承人易少玲探索宫灯工艺产业化、品牌化,推动镂空纸雕宫灯等非遗产品传播到10多个国家,还带动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

  该县水岭乡充分挖掘非遗产品水岭羊肉,年养殖山羊1万余只,辐射带动全县发展山羊养殖大户180余户,年出栏近4万头,年产值超亿元。

  东安非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各级非遗工坊30余家,并推动非遗文化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目前,东安舜德红竹间茶非遗文化价值,可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东安武术成培育安保人员和文化演出的新产业。

  该县还举办自驾旅游发展大会、武林大会、乡村龙舟超级联赛、东安篮球村超等赛事和节庆活动,为非遗产品俏销搭建平台。目前,东安县从事非遗老手艺就业人员达上万人。(完)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