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6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截至15日,长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到310天,打破历史最高309天纪录。
2小时内快速交办处置火点
自10月16日进入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以来,秸秆禁烧工作成为检验“特护期”防治成效的重要工作之一。
长沙市耕地可视占比约48%,自9月15日以来,长沙通过“铁塔哨兵”监测到的生物质火点信息即时通过智慧调度平台推送至区县(市),区县(市)通过平台快速交办属地街(镇)到达现场处理,火点问题实现2小时内快速交办处置。
长沙还将利用道路积尘负荷走航、无人机航测和检测车走航(VOCs、六参数)等“人防+技防”方式,点穴式发现涉气问题,依托现有的185个城市管理网格和543名网格员采集环保问题,通过平台交办属地处理,问题整改成效通过颗粒物激光雷达组网观测、卫星遥感监测实施复查评价。
近年来,长沙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与2019年相比,2022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27天,PM2.5浓度下降9微克/立方米,创近10年来最优水平。今年,长沙PM2.5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在31个省会城市中排名两年提升8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0天,创历史最高水平。
路灯喷淋成降尘“神器”
日前,家住长沙县的市民刘女士路过星沙大道,发现这条大道上的路灯喷淋降尘“神器”。原来,长沙县在星沙大道、开元路等5条主干道分路段的路灯上安装了46套高压喷淋降尘系统,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记者看到,高压喷淋降尘系统与路灯共杆,水雾喷出,经过这里不仅感受不到扬尘,还有一股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整套系统设置远程控制器,可使用手机APP程序通过物联网进行远程控制,对改善空气质量,减少路面扬尘及车辆氮氧化物的排放起到重要作用。
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背后,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持续推进。近年来,长沙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生产“含绿量”不断提升。据统计,全市近3年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3个、绿色工厂4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1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6家,高标准完成全国首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获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武表示,接下来,长沙将继续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突出源头防控,管控好燃煤、车辆、渣土扬尘、餐饮油烟、涉气重点企业,进一步将“六控十严禁”抓严、抓到位,确保PM2.5浓度达标提质,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