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娄底市娄星区增加塘屋场:幸福生活踏歌行
中新网湖南 付一舟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日 10:36
中新网湖南 付一舟 
2023年10月20日 10:36

  “行到小庭院,立观荷花池。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秋日下的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水口村的增加塘屋场,荷香扑鼻,美不胜收。

  “别看现在这么漂亮,以前生活垃圾到处堆,污水横流,池塘里到处是塑料袋和杂物,臭气熏天。现在脱胎换骨,日子越过越舒适。”村民谢庆福说。

焕然一新的增加塘屋场。娄星融媒 摄
焕然一新的增加塘屋场。娄星融媒 摄

  环境美让村民宜居

  增加塘屋场的“蝶变”,并非一帆风顺。

  2021年6月,增加塘屋场开始动工。“要建设屋场,就要开展环境整治,得拆除乱搭乱建物,部分村民不支持。”水口村党支部书记谢时文很犯难。

  改旱厕、圈家禽、去空心房,这些都是环境整治的“拦路虎”。为了改变部分老年人旱厕习惯,谢时文便主动申请担任屋场理事长,和理事会、党小组组织村民召开屋场会、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一起聊家常、谈规划、做协调,持续宣传厕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加深村民对厕改的认知和认同,引导和激发村民支持参与的热情,实现村民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思想转变。

  “美丽屋场建设能让我们住得更舒服,是大好事大实事,我肯定要出一份力。”听说要建设美丽屋场,年轻党员谢遂中主动带铲车义务出工,为共建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通过实施村庄清洁攻坚行动提升、农村垃圾污水和黑臭水体大清理大整治、农村改厕专项行动、“四好农村路”创建等活动,农家庭院一改往日“脏乱差”的形象。现如今,水泥路连到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整修后的鱼塘安全清亮,各种果树拔节生长,果实挂满枝头。

村民在法治文化广场散步。娄星融媒 摄
村民在法治文化广场散步。娄星融媒 摄

  产业兴让村民乐居

  “人居环境好了,有了‘面子’,更要有‘底子’。”屋场党小组、理事会深刻认识到美丽屋场既要安居更要乐业。

  增加塘屋场曾经是砂场所在地,部分村民靠出让土地收取租金。环境整治关闭砂场后,村民收入一度为零。如何将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发展村集体产业,让村民增收,成为屋场党小组、理事会头疼的问题。

  2023年,为解决屋场产业发展问题,屋场合作社决定引进望新农业有限公司,打造智慧果园示范基地,种植包括黄金蜜桃、冬雪桃、金秋黄桃等20余个特优新品种,并建设梅花长城游步道、湖畔垂钓区、艺术观赏等区域,为游客提供果树认养、现场采摘、亲自体验等活动。

  目前,智慧果园的第一期果苗已经落地生根,明年就可挂果。村集体占股30%,丰产后,每年至少有5万元以上的分红。村民有租金收入,还可以在公司务工,持续增收。

  “外出务工也不方便,在果园帮忙,补贴家用,还是不错的。”袁松林、杨吉英夫妻俩是残疾人,收入微薄。智慧果园项目落地后,夫妻俩经常在这里务工,养家糊口不在话下。

法治文化广场一角。娄星融媒 摄
法治文化广场一角。娄星融媒 摄

  乡风淳让村民悦居

  美丽屋场的建设,不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

  每到夜幕降临,增加塘屋场中央的法治文化广场就活跃起来了,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饭后一起散散步、拉拉家常,小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很是热闹。

  “我每天既可以到这里锻炼身体,还可以学到一些法律知识,一举多得!”正在广场上锻炼的村民贺雪英说。

  环境好了、产业富了,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也高了。增加塘屋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把法治文化融入民俗乡土文化中,在屋场内建成集普法教育、廉政教育、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农村法治文化广场,设计了以“廉”为主题的莲花池、“法条”猜谜石雕林、法治文化路灯、法治文化长廊等,让法治文化沁润人们的心田,慢慢改变他们的习惯。

  同时,为了建立长效机制,屋场党小组、理事会还多次召开屋场会、党员群众大会征集意见,将群众的生活需求与乡村文明建设有效融合,在屋场内建立“积分超市”,实行一月一评比的积分制管理,主要从环境治理、互相帮扶、创新创业、乡村治理、家风文明等方面来评选,一个积分等于一块钱,可以去积分超市兑换牙膏、卫生纸、洗洁精等生活用品,所有村民均可参加积分活动并兑换物资。

  “搞好房前屋后的卫生,美化了环境,还能积分兑换礼品,太好了,我以后要多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和大家一起为屋场发展贡献力量。”村民李桂才在积分超市兑换礼品时高兴地说道。如今,“小积分”成为助推屋场治理的“大能量”。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