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生活>新闻内容
3岁幼儿异物卡喉窒息 医生电梯内“教科书式”施救
华声在线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6日 15:17
华声在线 2021年01月26日 15:17

  如果被异物卡喉导致窒息,应该如何较快处理?1月19日,湘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谭熠给出了“教科书式”的答案。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周,1月26日,谭熠通过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让被异物卡喉的3岁孩子成功脱险的视频,仍在市民朋友圈中热传。

  “医生、护士,请快救救我的孩子!”1月19日,一名女性抱着孩子冲进湘潭市中心医院外科大楼9号楼电梯,焦急万分。

  这时,谭熠正准备搭乘电梯参加会诊。他看到孩子面色苍白、嘴唇发乌、全身疲软无力。通过简短交流,他了解到,原来是孩子在吃面条时摔了一跤,接着就喘不上气,也说不出话。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他,这是典型的异物卡喉所导致的窒息症状。

  命悬一线,刻不容缓。谭熠走进电梯一把抱过孩子,用手扶住其头部,使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的姿势,一只手托住孩子前胸和颈部,另一只手拍打其背部正中,约十几秒后,孩子发出了渐渐清晰的哭声。听到孩子通畅的呼吸声,谭熠这才舒了口气。

  随后,谭熠带孩子到耳鼻喉科进一步检查,确认气管是否通畅。经过后续处理已无大碍。

  1月26日记者得知,谭熠采用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这是海姆立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在此后的12年中,这种急救法在美国就救活了一万多人的生命。海姆立克教授也因此被世界名人录誉为“世界上挽救生命最多的人”。海姆立克急救法,即被异物卡喉时,针对2岁及2岁以下的孩子,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至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针对儿童和成人,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者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

  谭熠介绍,我国每年因为气管内吸入异物导致窒息死亡的儿童病例不在少数。他希望市民进一步增强急救意识,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学习有关海姆立克、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更要勇于将理论付诸实践,《民法典》中也明确规定“救助人过失致人受伤,无论是轻微过失还是重大过失,均可免责”争分夺秒地利用好“黄金四分钟”。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