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教文卫>内容
“以动制静” 为ICU患者康复按下“快进键”
中新网湖南 甘泽英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7日 16:46
中新网湖南 甘泽英
2024年09月27日 16:46

  呼吸依赖呼吸机维持,进食依赖鼻饲管输入的营养液,咳痰借助吸引器,排尿则靠尿袋……在重症医学科,许多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昏迷等,往往保持“静止”的状态。那么,有没有办法能让这些患者能够更快更好地康复呢?长沙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联合康复医学科为重症患者制定康复治疗计划,让患者“动”起来,减少肌肉萎缩、改善肌力和身体功能,为生命赋予新“动”能。

  88岁的秦爷爷最近又咳又喘,呼吸困难,还全身乏力。经检查,他被诊断为重症肺炎、脑梗死,病情十分危重,被紧急送入上述医院ICU治疗。刚进ICU,患者突然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医护人员立即组织抢救,为其予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实行保护性肺通气、俯卧位通气等。

  此后,该院ICU医护团队为其采取积极的抗感染、保护器官功能等治疗措施,护理团队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

  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因长时间制动,全身肌肉极易出现萎缩。为了加速患者的肺部康复,该院重症医学科联合康复医学科团队给予评估患者情况后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每日床边辅助及指导患者行肢体和呼吸肌康复训练,让患者保持“运动习惯”,促进肌力恢复。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秦爷爷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很快就能下床活动,顺利转入普通病房。

  长沙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胡赛说,以往,重症医学科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救治时间较长等因素,许多患者救治成功后生存质量降低。为减少患者的伤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重症医学科和康复科联手开展“危重患者床边早期康复”,让患者“动”起来,重拾生命的希望。康复师走进ICU,结合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进行肢体功能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床旁康复计划,如开展针灸治疗、患者肢体被动-主动运动、床边运动疗法等康复项目。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预防肺不张、深静脉血栓、压疮、谵妄、获得性肌无力等,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及病死率,有效改善病人预后乃至后期的生活质量。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