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是一种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引起胸痛的原因和疾病有很多种,有的胸痛只是短暂的症状,而有的胸痛则是致命疾病的症状。张先生就遇到了足以致命的胸痛预兆,幸而长沙市第四医院胸痛中心搭建了救心“高速路”,D-to-W(指胸痛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介入治疗的导丝通过病变的时间段)时间再次提速,仅24分钟,为张先生生命铺就“硬核高速”!
1月5日8时许,市民张先生突然感觉胸口痛,躺下休息后症状仍未好转,而且越来越痛,出现了大汗淋漓、恶心呕吐、浑身乏力的情况,于是立即前往长好医院就诊。9时25分,接诊医生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给患者口服了“心梗一包药”。随后,接诊医生立即将患者心电图发送至长沙市第四医院胸痛中心,并简述了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准备将患者转院治疗。
10时15分,120救护车到达长沙市第四医院;10时19分,患者被送达介入导管室。该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王永红带领的介入团队早已做好准备,立即实施手术。10时39分,经过20分钟的手术,患者堵塞的血管被开通,胸痛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并安全送入病房。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王永红说,D-to-W时间是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入具有介入手术能力的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病变的时间(胸痛中心标准要求为90分钟内),是决定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心脏冠状动脉闭塞18分钟,内膜下心肌细胞开始出现坏死,3小时后坏死区扩展至全层的三分之二,4-6小时则可引起透壁性心肌梗死。因此,时间对于急诊心肌梗塞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该患者D-to-W时间为24分钟,较大程度地缩短了患者的总缺血时间。
王永红介绍,传统的心梗救治模式需经过院前急救、转运、进急诊室检查再进心内科病房,病房医生做出诊断,再与家属谈话进入导管室等一系列复杂流程,患者死亡风险大大增加。而长沙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与胸痛急诊、介入治疗科等多方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成立胸痛中心,开通了从院前急救到院内诊疗的全方位、全流程高危胸痛急救网络,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形成了完整、快捷、高效的链式一条龙服务模式,大大缩短了D-to-W时间,让许多高危胸痛患者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治疗。(唐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