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7月9日电(魏智华)近年来,郴州卷烟厂在“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融会贯通学”上创新方式方法,打破传统说教,以“宣讲式引领”“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共鸣”,创新打造思政讲坛,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职工群众心里。
该厂依托“第一军规颁布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红色教育基地,不断融合实地载体资源,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提升学习质效。该厂因地制宜把当地的红色教育阵地打造成适合企业特色的红色“现场教学点”,通过沉浸式体验“第一课”,使学习教育、精神弘扬变得可感可知,极大地促进原生态资源的“活”起来,党性教育“实”起来,实现了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转变。
“在省里参加劳模表彰会上,我特别留意了从中央到省里关于产业工人发展通道建设的内容。我们平日要加强勤学苦练,坚定技能成长成才志向,练就更多绝招绝活,不断提升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湖南省劳动模范、卷包车间机械维修工伍波受邀利用班前会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流动思政课,赢得满堂喝彩。该厂通过充分发挥各级劳动模范、工匠的引领作用,依托企业内训师培养平台和政研课题研究,打破传统模式,让讲台链接机台,使机台骨干走向讲台分享,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职工群众中引发强烈共鸣。
在该厂员工学习中心,职工们驻足凝视着墙上一张张珍贵照片,讲解员讲述老一辈郴烟人在设备落后的生产线、高强度的艰苦创业场景……这便是该厂党建工作部把思政课堂搬进职工教育阵地的生动场景。通过扩大思政队伍师资库,利用郴烟发展的光辉历史和老一辈职工的奋斗历程,结合企业展陈室、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进行宣讲式引领,让多元师资榜样力量穿透历史长河“燃”起来。
此外,该厂通过互动式共鸣,不断“建强”教育阵地,使得思想火花持续“迸发”。以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工会驿站等阵地为依托,通过主题读书会、征文比赛、青年帮帮团等载体,打造职工“精神补给站”。目前,该厂各级基层党支部、工会已累计开展阅读分享活动近百场,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