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10月31日电(胡鸽 欧亚琦 彭婷)在湖南长沙经开区,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前往非洲开拓新机遇,探索新蓝海。截至目前,长沙经开区对非贸易已完成41亿元,同比增长164.5%,成为湖南省唯一实现三位数增长的国家级园区。
非洲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很大,成为大批园区龙头企业的新蓝海。在山河智能国际营销公司办公区域,销售人员正忙着对接国际业务。“到今年9月,非洲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70%。”山河智能国际营销公司总经理肖智海颇为振奋地说。
早在2016年,山河智能就计划进入非洲矿山领域,推广凿岩钻机。去年底,山河智能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成立了山河智能南非公司。这些年来,在非洲积极投入的山河智能,参与了多个国家的重点基建和矿业项目,其中旋挖钻机、挖掘机等工程设备广泛参与了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项目、肯尼亚蒙内铁路、内马铁路、坦桑尼亚中央标轨铁路等重大国家级项目建设,凿岩钻机等矿山设备也大量服役在南非、纳米比亚、刚果(金)等矿业国家,产品性能和服务深受客户认可。
据了解,铁建重工道岔、扣件、喷射台车、湿喷台车、碎石筛分设备等产品陆续出口到了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
截至目前,三一在非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200亿元、设备保有量超过23000台,位列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产品出口非洲的第一名。今年7月,来自南非、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等35个国家的102名非洲客户更是来到园区的三一18号工厂,领略了三一智能化工厂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深厚的技术储备。
三一设备参与非洲当地道路、港口、机场等重大工程建设,有力提升了非洲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水平。三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针对非洲高温、高湿等自然环境研发了一系列挖掘机产品,优化了机器大小臂灵活度、挖掘力及履带的抓地力等多项关键指标,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操控性,深受非洲市场青睐。今年1月至8月,三一出口挖掘机近2000台,销量增长翻番,总金额14亿元。
除了用于基建的“大块头”,园区中小企业“小而美”制造产品同样备受非洲市场喜爱。近日,由湖南卓誉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15台全性能制氧热水一体化方舱从长沙经开区出发,到达霞凝港发往深圳,终点为非洲赞比亚。
“以往,医院制氧设备占地面积大,一般需要200平方米左右,而制氧方舱只需要约30平方米,并且可以上下叠加使用,一个人就能完成整套系统的操作。”该公司董事长黄刚介绍。
长沙经开区企业湖南冰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制冰机因节能环保畅销非洲。“相对于欧洲产品,我们的产品整体性价比高很多,节能减排好,非洲客户很喜欢。”该公司总经理鲁岳雷介绍。
为不断助力中非经贸水平提升,近日,长沙经开区还印发了《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并将高标准打造对非标志性项目中非经贸总部大厦,到2027年力争实现园区年度对非贸易额100亿元,培育对非“走出去”重点企业不少于10家,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不少于5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