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湖南衡阳:打造乡村版“综合窗” 推出定制式“湘易办”
中新网湖南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日 15:47
中新网湖南
2023年10月09日 15:47

  长期以来,村级政务服务工作中面临着政务服务覆盖面窄、基层系统多、求助咨询难、人员数量少等难题,“一门式”服务有其名无其实。今年初,湖南省委组织部、省政务管理服务局将衡阳市列为全省唯一的村(社区)“一网通办”试点市,探索乡村治理与政务服务统筹融合,破解基层工作困境,走出了一条基层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之路,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作出有益探索。

  开展试点以来,衡阳市充分利用村级已有设备,提升资金运用效益,完成基层“一网通办”平台搭建,解决基层政务服务“不能办、不好办、不会办、不愿办”难题。7月底,审批事项村级受理平台上线,“云综窗”“云大厅”等村级办事功能作为衡阳特色事项上线“湘易办”超级服务端,村(社区)“一网通办”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衡阳市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选取衡山县白果镇岳北村、雁峰区岳屏镇前进村等作为试点区域,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验证、可推广、可落地的“衡阳村级一网通办试点特色样本”,完成“云导办”、基层一站式工作台、“云上大厅”、“帮办管家”主动办等平台搭建,将各功能应用嵌入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和“湘易办”超级服务端,实现“云综窗”辅助申报、一体化平台流转审批。

  “一窗通收”——衡阳市按照受审分离的原则,创新将行政许可类事项的受理接件权前移至村(社区),群众办事只需提交至“一个窗口”。

  “一网通办”——将原七站八所分别设立的业务系统整合至“基层一站式工作台”,并统一接入至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通过整合各系统数据,打破“信息孤岛”,简化一项工作多次登录不同系统、分别提交不同材料的繁琐流程,实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互联互通,打造了“一号通用”登录模式,业务流程、办事指南、办理结果等信息“一个系统”全面展示,业务数据通过一体化平台“一网流转”,真正实现“一网通办”,助力村级办事“加速起跑”。

  “一次办结”——围绕村民建房、购置农机、扶残助困、成立合作社等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高频事项,打造“乡村版”“一件事一次办”特色新场景,重塑审批流程,缩减申请材料,群众办事由“多件事”逐个办理向“一件事”联合办理转变,根据服务指南向村级综合窗口一次性递交申请材料,相关事项即可“一揽子”完成,平均精简材料70%以上,压减办理时间80%以上,企业群众跑办次数减少80%以上,村民申报更省事、部门审批更省时。

  “一门兜底”——发挥线下服务兜底作用,建立“厅内帮办服务+厅外流动服务”工作模式,推出“帮办管家”服务,打造帮办管家平台。衡阳市在试点村(社区)推出80岁高龄津贴“主动办”“免申即享”举措,通过数据核验,将高龄老人信息进行推送,“帮办管家”主动帮办、代办,组织核实申报,并统一发放高龄津贴,实现高龄津贴“免申报、零跑腿、快兑现”。

  “一证提速”——通过村级“刷脸扫码免证办”应用,群众办事只需核验授权,即可获取办事所需全部电子证照,并以此为基础,倒逼全市各级政务大厅审批事项办理全流程的优化再造,减少群众提交材料数量,大大提高办事效率。衡阳全市政务服务“减证便民”向“无证便民”转变,助力“无证明城市”工作开展,实现政务数据资源“可见”“可查”“可用”。通过数据调用的手段,群众不再因未携带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证件而来回奔波,真正让政务服务更高效、群众办事更轻松。

  以村民申请建房为例,以前申请建房要多头跑、往返跑,存在找门难、排队难等问题,现在直接在镇、村即可办理,通过归并办理宅基地批准书和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申请,实行一表申请、一份材料,办事材料智能预审,电子证照扫脸获取,办事问题直接云上“面对面”咨询,村民建房申请只需一次提交,审批全流程从3个月以上压缩至13个工作日,3个工作日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不方便到场的群众还可以申请“帮代办”服务,由帮代办员去现场帮助办理,从根本处为群众办事着想,破解群众“一次办不好、就近办不了”的难题。

  作为湖南省村(社区)“一网通办”试点市,2月15日,湖南省政务管理服务局率衡阳市行政审批局前往浙江考察学习,通过对标浙江杭州、金华“一网通办”经验做法,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转化为推动衡阳村(社区)“一网通办”试点工作的具体实践。

  一是拓宽“就近办”路径,解决不能办问题。衡阳市通过精准梳理事项,将审批事项收件权下沉至村级,实现受审分离,在原有44项村级可办事项基础上,再新增36项群众需求大、办理频率高的事项下沉村级办理,梳理村级可办事项共80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5项、行政给付6项、公共服务59项,真正破解了村级因不具备审批权限而无法赋权的问题,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村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办成事,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多点办、指尖办” 。

  二是提供“远程办”服务,解决不会办问题。依托“云导办”平台开展远程视频交互,针对存在办事疑问的事项,村级工作人员可一键唤起远程服务,村级与镇级、县市区级大厅工作人员进行可视化互动,实现镇村“连一连”,视频“面对面”,指导“一对一”,将全方位前置服务搬上云端。通过远程导办,一个事项群众最少减1次跑动、减2份材料提交,减少身份证、银行卡、驾驶证、申请表等材料90%的人工审核时间,老百姓办事可以随时随地在附近的便民服务站或直接使用手机登录“湘易办”即可边聊边办,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

  三是解锁“智能办”场景,解决不好办。针对申请材料重复提交的办事堵点,通过系统后台知识库自动对比,实现表单资料预填、收件材料预检、办件自动预审;通过系统自动获取电子证照,基层群众办事不需反复提交证照原件,只需“刷脸”、“扫码”核验授权,即可获取办事所需全部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业务办理时享受纸质证照材料“免带、免交、免出示”的便利。

  四是提升“主动办”效能,解决不愿办问题。注重党建引领,构建党建与业务工作统筹推进的模式,打造“红色窗口”,全面激发办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推进党务、政务、商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五务合一”,建成共建、共享、共赢的综合服务站点。结合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要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采集民政、人社、医保、税务等基础数据,建立“一户一档”精准画像库,“点对点”将政策精准推送至目标群体,变“坐等服务”为“提前感知”,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依托湘易办超级服务端,打造帮代办服务体系,智能主动分析需求发送办事提醒短信,主动推送帮代办服务到群众家里。(完)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