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17日电 (唐小晴 刘志军)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举办。祁阳浯溪摩崖石刻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杰出代表惊艳亮相,引发广泛关注。
浯溪摩崖石刻坐落于湖南永州祁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群,现存唐至民国时期的505方石刻,内容涵盖诗词、题记、铭文等,集文学、书法、雕刻艺术于一体,是一部生动的“石头上的文学史”。其中,由唐代诗人元结撰文、颜真卿大字正书的《大唐中兴颂》,因文奇、字奇、石奇,被誉为“摩崖三绝”,堪称浯溪摩崖石刻的瑰宝与精髓。
然而,历经千年风雨侵蚀,浯溪摩崖石刻面临严重风化问题,部分字迹模糊难辨,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近年来,祁阳市联合马栏山全景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积极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模式,全面推进浯溪摩崖石刻数字化保护利用;通过高精度图像采集设备,从数十个方位对每块石碑进行细致入微的图像采集,再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强大的算力支撑,实现亚毫米级精度的数字还原,成功让刻痕深度在0.01毫米以上的摩崖石刻文字在数字世界重现,完成300余方碑刻的数字重建,构建起“摩崖石刻数据库”。
步入全球首个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全息投影与互动屏幕营造出沉浸式文化空间,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身临其境地探访展现唐、宋、明三代风华的中兴颂主题数字空间,体验虚拟雕刻、数字碑拓等趣味项目,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互动。
在论坛同期举办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中,浯溪摩崖石刻以数字化成果展示成为焦点。观众通过交互触控台,即可便捷进入中国摩崖石刻数据库,全面了解浯溪及全国摩崖石刻的分布情况。
在“石碑修复大师”大屏前,观众只需用手指从左到右划过屏幕,就可以清晰看到古老石碑残缺不全的文字经过数字修复的效果,近距离欣赏浯溪摩崖石刻精美石刻的数字影像,感受中国摩崖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悉,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浯溪摩崖石刻有望借助更多前沿科技,在保护传承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