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生活>内容
中华书山·水:酉水含章 酉溪流韵
中新网湖南 瞿云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09:40
中新网湖南 瞿云
2025年09月24日 09:40

  两水交汇之地,是文明扎根生长的摇篮,是繁荣蓬勃绽放的沃野。

  当晨雾还未散尽,酉水与酉溪两条银带般的河流已悄然苏醒,它们一刚一柔,一阔一细,如大地的血脉般在沅陵的土地上蜿蜒,前者以画廊般的壮阔滋养文明,后者以溪流般的温婉浸润乡土,两水相拥处,不仅沉淀着千年文脉的印记,更矗立着因水而生的中华书山二酉山,让碧水与书香在此共生。

中华书山二酉山。瞿云 摄影
中华书山二酉山。瞿云 摄

  酉水是沅水最壮美的支流,更是湘西大地流动的画卷。它从宣恩酉源山奔涌而出,北源如健儿般冲破湘鄂渝交界的峡谷,乱石穿空间溅起雪白浪花;南源携云贵高原的温润,绕着青石板路般的田埂汇入,在重庆秀山石堤镇与北源相拥后,河面骤然开阔,化作碧波荡漾的大河向沅陵驶来。

酉水画廊。瞿云 摄影
酉水画廊。瞿云 摄

  这条河道上,“酉水画廊”是最动人的篇章,也是湖南“新潇湘八景”之一。乘船行于其间,两岸青山如黛,峭壁上的古栈道遗迹若隐若现,倒映在水中的影子随波晃动。过去,酉水河窄、水少、滩险、浪急,船工们在拉纤、升帆等劳动时,会喊起号子,如打夯号子、盘木号子等,以协调动作、鼓舞士气,号子中也蕴含着他们的生活百态和情感寄托,由此“酉水号子”应运而生。沈从文15岁与沅陵结缘,他多次走笔湘西,在作品中对酉水的风光和人文进行了大量描写,让沅陵这个“美得令人心痛的地方”令人心驰神往,“从文码头”,就是他返乡探亲时小憩的地方。

胡家溪古村落。瞿云 摄影
胡家溪古村落。瞿云 摄

  酉水畔的传统古村落胡家溪,因这汪碧水成了世外桃源。胡家溪藏在酉水的臂弯里,像被时光轻轻拢住的一方秘境。从二酉山的墨香里走出,循着潺潺水声往里探,青灰色的土家吊脚楼便顺着山势铺展,木楼飞檐沾着晨露。村口千年黄连树枝繁叶茂,四人合抱的树干上,红布在风里轻摇,像是把岁月的故事都系在了枝头,这里是唐代胡凤娇皇妃的故里,古石门前似还留着旧年的温婉。而不远处的中华书山,也正因这两水的滋养,有了“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佳话,吸引着后世学子追寻文脉踪迹。

游客在酉水画廊白河谷景区体验。瞿云 摄
游客在酉水画廊白河谷景区体验。瞿云 摄

  相较于酉水的壮阔,酉溪更像一位温婉的女子,河道如细密的丝线,串联起沿途的村落与田野。酉溪的水清且静。沿酉溪而上,河道逐渐狭窄,在一个叫屋池潭的农田灌溉水坝前回旋不止。大坝之上便是与古丈县交界的原清水坪乡。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是一个以苗民为主的佤乡人聚集地,走进该地的梨子湾自然村落,其出土的瓦罐碎片据考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明清时代的印迹比比皆是,这是酉溪沿岸苗民生生不息的见证。

  夕阳西下时,酉水与酉溪在沅陵境内相拥,水面被染成温暖的金色,岸边的中华书山剪影倒映水中,书香与水汽交织。两条河流静静流淌,冲刷着岁月的痕迹,也孕育着新的生机。无论是酉水画廊的壮阔、酉溪的温婉,还是书山与碧水共生的文脉,都是沅陵大地最动人的底色——这两汪碧水,不仅塑造了湘西的地貌,更滋养了沿岸的文明与书香,成为这片土地上永不褪色的传奇。

【编辑:高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