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南韶山6月18日电 题:韶山“景区的活地图”见证韶山旅游迈向“世界级”
作者 付敬懿
沿着辖区各大景点巡逻完毕后,返回毛泽东广场警务站的刘满松卸下满身智能装备,端起水杯喝上几大口。6月疫情形势好转,湖南韶山游客逐渐增多,刘满松又忙碌起来。
5年前,刘满松主动申请担当毛泽东广场警务站负责人,每天定点带队步巡四次以上,负责游客问询,提供便民服务,守护景区平安。作为中国最热门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韶山每年接待游客2300余万人次。
韶山是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的故乡。成立于1954年的韶山冲派出所与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广场在地理距离上构成一个三角形,承担着守护景区平安、服务游客的职责,辖区面积85.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余人。54岁的刘满松已在韶山冲派出所工作19年。他能随口说出管辖区域每位居民的姓名,居民们也都认识他。
过去,迅猛发展的旅游业与尚未配套的旅游设施、不规范市场的矛盾,曾让韶山冲派出所民辅警倍感压力。爆发式增长的私家车堵塞狭窄的马路,街边小摊贩拥挤凌乱,景区周边环境混杂,警务工作不得不白天黑夜连轴转。
韶山冲派出所所长夏厦感叹,十年前每逢旅游高峰和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整个韶山需要全员参与维持秩序、引导人员分流,处在核心一线的派出所人员基本每天只能休息三四小时。
“来韶山冲当警察,要先学会当导游。”夏厦表示,老人和小孩走失、物品遗落等情况每天都有,大到救援、小到问路,各种答疑解惑都是分内事,快警站的民辅警被游客称赞为“景区的活地图”。
近年来,随着景区基础设施改善、道路拓宽,规范化游客集散中心的建立,智能装备全覆盖及设立快警站、组建“涉旅事务快速处置”微信群等,韶山冲派出所的民辅警逐渐从忙乱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对游客财物丢失、老人走失、疾病求助等大小问题都能做到“快速受理,高效处理”。近3年,韶山冲派出所民警共救助走失老人和小孩300余人,为游客找回丢失财物500余件,收到游客的锦旗、感谢信100余面(封)。
从快警站跑步出警到毛泽东广场献花区,刘满松丈量出的精准时间是58秒。但无法“丈量”的是韶山近年来发展的速度:以红色资源为依托,2015年韶山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2016年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2021年韶山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25元人民币。
刘满松说,随着生态环境、百姓收入、文明素养持续向好,景区如今变成警民游客共同守护。
24岁的辅警彭宇是韶山变迁的见证者、参与者。亮丽的小楼、干净的车道、美丽的田园,红色旅游让韶山村变靓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回来。
近年来,韶山先后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等,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瞻仰、参观,民众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如今,韶山正朝着“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努力。
韶山冲派出所民警们见证着变迁也创造着自己的纪录:圆满完成警卫任务500余批次,完成大型活动安保任务1500余次,实现68年警卫安保“零事故”。(完)
刊于6月11日泰国《星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