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隆平水稻博物馆 感受“种子”的力量
中国新闻网 杨华峰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9日 13:31
中国新闻网 杨华峰
2024年10月29日 13:31
10月28日,华媒代表在隆平水稻博物馆拍摄古代犁田工具。当天,“机遇中国 ‘非长’精彩——2024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长沙行”活动在长沙启动,来自13个国家的16家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代表将通过实地走访,对外讲述中国对非合作的长沙之为。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0月28日,华媒代表在隆平水稻博物馆拍摄古代犁田工具。当天,“机遇中国 ‘非长’精彩——2024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长沙行”活动在长沙启动,来自13个国家的16家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代表将通过实地走访,对外讲述中国对非合作的长沙之为。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0月28日,华媒代表在隆平水稻博物馆拍摄巨型稻穗模型。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0月28日,华媒代表在隆平水稻博物馆拍摄巨型稻穗模型。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0月28日,华媒代表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参观袁隆平生平展。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0月28日,华媒代表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参观袁隆平生平展。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0月28日,华媒代表在隆平水稻博物馆参观杂交水稻的发展史。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0月28日,华媒代表在隆平水稻博物馆参观杂交水稻的发展史。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0月28日,华媒代表在隆平水稻博物馆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平事迹。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10月28日,华媒代表在隆平水稻博物馆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平事迹。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