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讲解数学学科入校磨课评课议课。何咪 摄
中新网湖南新闻11月8日电 (唐小晴 何咪 钟玉斌)近日,“国培计划(2025)”湖南蓝山县辅仁学校与楠市片区学校“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举行,楠市片区50余名语文、数学、生物、体育学科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这一举措,正是蓝山县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今年,蓝山县启动2025年“国培计划”项目,探索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培育路径,开设三大类、六个子项目,采用“151”培训结构——1天通识研修暨开班典礼、5天集中培训、1天成果展示,针对性培训全县教师培训师、中小学班主任、英语及初中地理骨干教师、校本研修管理人员、薄弱学校教师等群体。通过“以点带面”,以参培学员发展为支点,撬动全县各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培训精准有效,项目组在培训前开展调研,通过听课、座谈、问卷等方式,精准掌握学校教学现状与教师需求,为“按需定培”筑牢基础;邀请首都师范大学、长沙教育学院等高校专家学者授课,内容涵盖师德情操、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师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等领域,全方位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培训过程中,各学科专家通过展示优质示范课,带领学员开展评课、议课,结合新教材使用、德育渗透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针对教师研讨课进行“一对一”精准点评,帮助优化教学设计。
培训结束后,参培教师围绕各学科课题展示学习成果,专家再深入评课议课,形成“调研—培训—展示—点评”的有效学习闭环。
“通过全链条培育,教师核心素养落地策略与课堂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后续我们将开展返岗实践与训后跟踪,推动培训成果长效转化,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蓝山县教师进修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蓝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已完成县级培训5期,累计培训教师937人;实施国培项目8个,培训学员616名,其中线下集中培训吸引452名教师参与,线上直播观看总人数达9018人,形成了覆盖广泛、精准高效的教师培育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