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湖南怀化:大学生“三下乡”点亮乡村生活
中新网湖南 黄春华 尹一岚 韩雅婷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 16:36
中新网湖南 黄春华 尹一岚 韩雅婷
2025年07月14日 16:36

  中新网湖南新闻7月14日电 (黄春华 尹一岚 韩雅婷)七月的湖南怀化市会同县堡子镇,稻浪翻滚间涌动着青春活力,蝉鸣蛙声处激荡着奋进力量。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行筑梦”社会服务践行团深入堡子镇,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安全教育、公益摄影、乡土美育、非遗传承、民族体育和科技启蒙等特色活动,以青春之力服务乡村“一老一小”,助力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为当地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暑期盛宴。

志愿者入户为金婚夫妻拍照。
志愿者入户为金婚夫妻拍照。

  六防教育筑根基,安全防线护老幼,安全守护是基层服务的首要课题。践行团率先启动“六防安全教育”课程,通过自编手势舞、原创歌曲及互动游戏,将防溺水、防意外、防性侵、防欺凌、防诈骗和防灾害知识转化为生动体验。家长们端坐聆听,孩童们积极参与,安全知识在律动和互动中深植民心。

  光影定格岁月暖,方寸照片载乡愁,团队创新开展“时光照相馆”公益摄影活动。固定拍摄点前笑意盈盈,流动拍摄组穿梭街巷,为乡亲们定格金婚银婚的相濡以沫、全家福的团圆之乐和祖孙相依的温情时刻。镜头下,沟壑纵横的脸庞沉淀着岁月故事,澄澈明亮的眼眸闪烁着纯真星光。成果展上,装裱精美的照片被一一送达,成为串联亲情的信物、寄托乡愁的载体。

  乡土美育融自然,田野课堂润童心,植物拓染课程让乡土草木成为美育教材。清晨,志愿者带领家长和孩子走进田野,采集植物叶片和着色花瓣,并学习“选叶擦干—铺叶构图—粘贴固定—反复捶打”等步骤。

  现场,“一老一小”手持田间花草、河畔青石,在白T恤上拓印出深浅错落的自然纹路。一位奶奶欣喜地展示自己的拓染成果:“没想到我们老人也能参与其中,还能用家里的三角梅做出这么好看的图案!”原来,寻常草木便是发现美的钥匙。

  傍晚的稻田音乐会,更让乡土美育绽放异彩。节奏口令唤醒活力,孩子化身“身体节拍器”舞动身姿,在《森林狂想曲》旋律中,鸟鸣、犬吠、蛙声融入乐章,诠释着“自然是最好的声音库”。志愿者还带领孩子们用竹筒、树枝、沙石等材料自制乐器。

老幼共学非遗棕编技艺。
老幼共学非遗棕编技艺。

  这些零成本的自然馈赠,让孩子们领悟“自然即艺术”的真谛。日暮时分,志愿者和孩子们组成“田野交响乐团”,他们以树枝敲竹筒成鼓点,用沙瓶摇出溪流声,将竹节拍出铜锣响,一起合奏《爱我中华》,让家国情怀与乡土之爱悄然扎根。

  非遗传承续文脉,传统体育焕生机,非遗技艺与传统体育课程接连开展。棕编课上,志愿者手持棕榈叶演示“折、绕、穿、剪”的基础编织技法,孩子在老人的协作下,从生疏的叶片打滑到熟练的指尖翻飞,陆续完成灵动的棕编小鱼。钩针编织教学吸引当地许多妇女的参与,阿姨们飞针走线,纷纷表示学会钩针技艺后,未来可通过售卖手工艺品贴补家用。

  荷香亭畔,毽球翻飞。村民们在志愿者的细心教学下,练习“盘踢”“拐踢”等技巧。现场,志愿者和村民们还玩起“绷踢”的合作赛,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为平淡的乡村生活增添一抹亮色。堡子镇心连心幼儿园内,团队携手会同县花棍协会专程授课花棍。协会成员集体手持花棍,率先展示了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手腕要灵活,用力要均匀。”教学环节,协会成员示范讲解“旱地拔葱”“鲤鱼摆尾”“出水芙蓉”几项基本招式。践行团成员与孩子同步学习,从基础的握棍姿势到复杂的抛接技巧,反复练习。随后,团队成员发挥师范专长,指导在场孩子们学习花棍握法及抛接技巧,形成“老艺人传艺、师范生实践”的双向教学。一招一式间,民族体育和非遗技艺在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

民族体育花棍传习现场。
民族体育花棍传习现场。

  科技航模启新智,童心逐梦向未来,航模课程点燃乡村孩童的科学梦想。航模组装环节,团队精心准备了新款小天巡者—杆身版和斯图尔特仿真橡筋动力特技飞机材料包,孩子们分组协作,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仔细拼接机身、调试机翼、缠绕橡筋动力装置。

  “老师,我的飞机翅膀不对称会不会影响飞行?”“绕橡筋的圈数越多,飞机飞的时间越长吗?”接连不断的提问声中,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最激动人心的当属试飞环节,随着橡筋动力的释放,斯图尔特仿真飞机轻盈升空,赢得孩子们阵阵欢呼,“我要让中国飞机飞得更高”的童声中道出科技种子萌发的力量。

  活动期间,践行团成员还走访“五老”听岁月回响,围坐乡亲旁问所需所盼,入户宣传防溺水、防诈骗等安全知识与国家推普政策。他们以多元形式服务乡村,既为当地带去知识、文化和欢乐,也让自身在实践中成长。

  此次实践,是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更是青年担当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当知识暖流浸润田野,当青春理想扎根基层,必将碰撞出更多助力乡村振兴的璀璨火花。(完)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