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湖南新田早稻集中育秧跑好春耕“第一棒”
中国新闻网 蒋军君 李样军 刘苏华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8日 08:05
中国新闻网 蒋军君 李样军 刘苏华
2025年03月08日 08:05

  中新网永州3月7日电(蒋军君 李样军 刘苏华)春耕备耕正当时。今年,湖南新田县引导育秧主体开展早稻集中育秧,提升早稻育秧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全力以赴跑好早稻生产“第一棒”,确保粮食安全“开门稳”。

  在新田县石羊镇涌丰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人们忙着准备集中育秧需要的有机肥、谷种等物资,检修和调试机械设备。该合作社拥有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设备50余台(套),近年来在相关部门政策扶持下建起多处早稻育秧大棚,积极开展水稻集中育秧服务。

新田县涌丰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大棚。蒋军君  摄
新田县涌丰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大棚。蒋军君  摄

  “集中育秧大棚内不仅可调节温度和湿度,避免‘倒春寒’对早稻育秧的影响,还可一键实现洒水、施肥的智能化控制。”合作社负责人黄青峰介绍,今年,除了自己种植的1000多亩早稻,合作社还要为其他种植户提供早稻秧苗7000余亩。

  由于补贴力度大,农户开展早稻集中育秧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位于新田县石羊镇地头社区的新田湘农种养专业合作社,一个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集中育秧大棚于近日全部完工。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智能育秧流水线1小时可制作700个秧盘,10个工人一天可制作5600个秧盘,能满足200亩大田用秧需求。”合作社负责人李拥军介绍,采用智能化、工厂化育秧方式,可大幅缩短育秧周期,提高早稻育秧效率,秧苗只要培育25天就可下田,相比传统育秧模式缩短了5天,同时秧苗品质更好,成活率也更高。

  近年来,新田县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代育秧、代翻耕、代机插等社会化服务,推进水稻生产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随着智能化育秧技术的推广和秧苗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农户选择与合作社签订服务协议,将早稻生产关键环节交给专业团队打理,不仅让农户省心省力,还确保了秧苗的优质高产,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2025年,新田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3万亩以上,其中早稻14万亩,早稻集中育秧面积达到11万亩以上,早稻集中育秧率力争达80%,实现早稻秧苗育得出、育得好,为早稻丰产打下坚实基础。(完)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