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湘”独好!10月15日,记者从日前举行的“逐梦田园·行旅无疆”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论坛上获悉,近5年长沙乡村累计接待游客达2.5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100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40%以上,旅游点亮了乡村“美丽经济”,带动了乡村的人气和财气。
“乡村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
浏阳市达浒镇金田村金坑溯溪,今年夏天成为了市民休闲的首选,也带火了周边的民宿。“我们的民宿每天都有客人,周末更是爆满。”金田村大山深处的云躲躲民宿负责人卜多兴奋不已。金田村目前有26家农家乐、300多间民宿客房,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40多万元。
村民王柳高兴地说,“空气清新环境又好,好多城里来的游客都羡慕我们,说我们是住在公园里。”市民王先生表示,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让人摆脱城市喧嚣,放松心情,放慢脚步,感受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这绝非个人感受。据测算,2023年1至9月长沙市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4800万,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97%、13.68%。近五年来,乡村旅游经济对全市乡村集体经济的综合贡献达30.04%,对住宿、餐饮、民航、铁路客运业的贡献超过60%,乡村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100万人,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达20.49%。
长沙乡村A级景区共59家
如今的乡村和曾经印象中的农村大不相同了,不少乡村正向诗书画中描绘的美景发展。在誉为“长沙小西藏”的沩山乡,品一杯禅茶,享茶乡文化;浏阳市淳口镇鸭头村、鹤源村的千亩茶园里,一行行茶树环抱山间,游客穿梭其间,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湘江新区靖港古镇融传统与流行于一体,让游客在沉浸式游览场景中感受古镇诗意的烟火气、繁华的夜生活……
长沙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截至2022年12月底,长沙市共有乡村A级景区共59家(其中五A一家,4A18家,3A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湖南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15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镇3个,湖南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4个,在建自驾车房车营地40个,还有一大批健康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产品,初步形成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
伴随乡村旅游主体的多元化,长沙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构建“村集体+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景区带村”等多种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农民创收、企业增效。如古港镇梅田湖村采用“公司+村级+农户”模式,农村变研学课堂、住宅变研学旅馆,村民累计分红2000多万元。
长沙的乡村,不止有故事、有诗意、有品位、有乡愁,还有时尚,有梦幻、有青春,有烟火,目前,长沙正加快把乡村旅游规模做大、产品做精、特色做足、产业做强、环境做美、品牌做响。
在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戴建文看来,乡村休闲游,就是把乡村资源条件好、产业发展好等“六好”资源变现,把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成果变现,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我们的观念也要由建设乡村,转变为运营乡村,打造共同富裕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