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教文卫>内容
湖南财院学子三下乡:科技架亲情桥 科普播绿色梦
中新网湖南 李顺葵 张鋆垚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 16:20
中新网湖南 李顺葵 张鋆垚
2025年08月05日 16:20

  中新网湖南新闻8月5日电 (李顺葵 张鋆垚)近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同衿志愿队深入株洲市攸县鸾山镇三联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前沿科技与科学知识送到乡村儿童身边,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小朋友现场录制代码原声。廖依妮 摄
小朋友现场录制代码原声。廖依妮 摄

  “妈妈的声音,真的装进小盒子里了!”夏令营的小学员兴奋地对着手中的AI设备说话。在同衿志愿队精心设计的“科技慰藉童心”课堂上,志愿者们依托“天问51编程”平台,引入先进的“ASRPRO智能语音模块”,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充满温情的科技实践。

  孩子们在志愿者手把手的指导下,录制下远方父母的声音片段。这些饱含思念的声波,经过编程技术的转化与集成,被赋予到可对话的AI设备中。设备激活的瞬间,一声声熟悉的叮咛在孩子们耳畔响起。

宣讲员讲解核能发展。吕馥 摄
宣讲员讲解核能发展。吕馥 摄

  除用科技架设亲情桥外,这支入选团中央2025年“两弹一星”精神大学生宣讲团的大学生队伍,还为三联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主题为“探秘核电站:安全能源与绿色未来”的深度科普宣讲。

  宣讲员运用直观的模型和贴近生活的比喻,揭开了核电安全设计的“多重屏障”原理,展示了核电站如同身着数层坚固“防护甲”的安全卫士形象。在辐射知识环节,宣讲员以日常生活中的天然辐射源为参照,如香蕉中的钾元素,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辐射无处不在但可控可防的科学事实;现场利用盖革计数器进行的简易辐射测量互动实验,让抽象概念变得可触可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绿色发展、科技报国的种子。(完)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