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航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分别带领学生前往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毛泽东故居等地开展“追忆峥嵘岁月、担当时代重任”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不断拓展“大思政课”全面育人的新境界。
在被誉为“革命火种孕育地”的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生动地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此求学、工作的场景。交流研学收获时,学生史智强说,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青春足迹,在这片土地上远不止于档案里的文章与图像,它们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勇往直前的道路,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力量之本。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在雷锋纪念馆内,同学们感慨着雷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一滴水”的力量。“孩童时期听这首歌,总感觉我们这代人心中的雷锋仿佛只存在于课本中。”学生马国豪表示,直到今天走进雷锋纪念馆,身临其境,才真正感受到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
在毛泽东故居内,随着旧物旧居一幕幕映入眼帘,同学们仿佛穿梭时空,与青少年毛泽东“相遇”。通过贺茶湘老师的现场讲学,青年毛泽东的故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等书本里的内容“活”起来了。同学们更加深刻感受到青年立志的追求,实事求是的品格、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一不可。
近年来,长沙航院一直坚持将红色资源与思政课程生动融合,积极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政教育新模式,让思政课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实践基地,拓展了育人空间,让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传承发扬。
未来,长沙航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行走的思政课”致力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持续深化“三全育人”,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培养更多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