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8日电(谢作钦 陈钰)9月5日,北京中非合作论坛举办期间,以国际月球科研站“共商·共建·共享”为主题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召开,来自塞尔维亚、阿联酋、印尼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约100名外宾,国内约30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其间,非洲商务联盟与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签署“国际月球科研站科研机构合作备忘录”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科学平台和共商共建的合作平台。
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主任克里斯汀•费希廷格,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特级航天员翟志刚,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中国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以及古巴、瑞士、老挝、埃及航天局局长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局官员等共同见证签约活动。
据介绍,2017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向国际社会正式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倡议,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1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和40余个国际机构与中国有关方面签署了国际合作文件。国际月球科研站是中国联合各国在月球表面、月球轨道和地面建设月地联通、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可拓展、可维护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
今年4月,非洲商务联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在非洲部分国家已经展开前期合作,共同研讨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建设的工程、技术、科学与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促进中非在空间科学、技术、教育和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非洲部分国家在空间技术领域的探索和进步。这次双方合作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夯实双方合作基础,在联合国《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等国际准则的指导下,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响应《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倡议》,联合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支持科学探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前沿技术验证等多学科、多目标、大规模科学和技术活动,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合作共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