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19日电 (徐志雄 战彦回)“如果手工模型的体验感有限,我们还制作了VR模型,戴上VR设备,就能瞬间‘走进’虚拟建筑空间,感受建筑内部的氛围。”站在展示台前,长沙理工大学红色建筑实践团指导老师王宇霖,向源源不断前来参观的师生及社会人士,介绍着他们过去几个月的工作成果——用数字技术让抗战故事“活”起来。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今年暑期,长沙理工大学红色建筑实践团奔赴湖南、湖北两省,测绘收集陈赓故居、田汉故居、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及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等地的建筑数据,通过手工建模和VR数字化空间重建工作,将这些抗战旧址以实体模型和数字化形式集中再现展出。
“除建筑本体测绘之外,我们还通过实地走访与空间分析,深入解读建筑所承载的抗战历史与精神内涵,并首次尝试绘制‘空间历史叙事图’。”实践团负责人郭宏宇说,测绘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时,该单位负责人周强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其在抗战时期的战略价值。结合专业讲解,实践团进一步绘制三维地形图,提升历史视野的维度,将红色建筑背后的时空故事依历史逻辑有机串联。
郭宏宇说,测绘是一项繁复而细致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更考验团队的细心与耐心。其间,实践团背着三维扫描仪、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无人机、相机等多种设备轮番上阵,整体布局测绘、建筑构件详测、现状勘察与记录、口述史采集与资料补充、手工与数字模型构建等各个环节一个不落。“以往我们更多关注单一建筑的故事,忽略了建筑之间的关联。现在,如何实现空间、历史与精神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我们新的思考方向。”
据悉,自2021年起,长沙理工大学红色建筑实践团便先后奔赴湖南韶山、河北西柏坡、陕西延安、湖北武汉、上海等革命圣地与党代会会址开展测绘。至今,团队成员的足迹已遍布大半个中国,累计测绘80余处旧址,制作建筑模型超过50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