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反向旅游”火爆,“小众旅游目的地”如何接招
湖南日报 杨兴东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3日 07:56
湖南日报 杨兴东
2023年10月03日 07:56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各大城市热门景点进入“爆满”模式。这当中,不少游客选择“不计划、不赶趟”的“反向旅游”,把“小城”定为目的地。携程数据显示,“双节”假期,淄博、延边、防城港、酒泉、南阳、广元等城市的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倍。在湖南,依托“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打造的新晋红色景点——郴州市711时光小镇3天涌入近6万名游客。

  目前,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知名景点未来尽管仍是主流,但“小众旅游目的地”崛起已是必然。中国旅游研究院今年3月发布的《世界旅游休闲城市发展报告》提出:国内游客从“看山看水”已转向“人间烟火”。相比较单纯的打卡,游客们尤其重视旅游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其实,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早就道破了旅游的本质:“真正的旅行,是旅者的心灵与旅行地之间的共通和默契。”比起热门景点的“人从众”、体验感欠佳,这个“双节”假期,“反向旅游”又一次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表明其从一种群体偶发行为,正在成为旅游的未来趋势。

  “反向旅游”火爆,“小众旅游目的地”如何接招?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些小众目的地,可能会存在配套产业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待提高等问题。说到底,“反向旅游”能不能带火“小众旅游目的地”,其关键在于当地本身的旅游资源、旅游品质与旅游接待能力。比如,“天空之镜”青海茶卡盐湖因突然爆红,巅峰时期一天能清理出12吨垃圾……相关目的地在面对“反向旅游”带来的客流增量时,亟待提升旅游承载力,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提高游客旅游舒适度,提高城市整体形象。

  新时代年轻人更有主见,游玩本质上还是为了获得高度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所以在设置文旅场景的时候,应该摈弃传统的场景设置,根据本土的特点来营造相应的游玩项目,让旅客既能沉浸在游玩的快乐中,又能感受到当地的人文风情和文化内涵。就此而言,经营出特色,打破同质化竞争,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