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沃土披新绿 长沙系统推进耕地保护制度改革创新
华声在线 赵瞳铱 易路军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8日 05:45
华声在线 赵瞳铱 易路军
2025年05月08日 05:45

  初夏时节,长沙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在浏阳市沿溪镇建设村,曾经的虾塘、苗木地如今已变成油菜花田和稻田,耕地恢复工作成效显著。

  “58亩曾被破坏的虾塘,通过土地培肥、灌溉系统重建等措施恢复了种植条件,如今油菜花海摇曳,待油菜收割后将种上水稻。”沿溪镇自然资源所所长唐晓军介绍,沿溪镇去年通过耕地恢复工作,让345.21亩“出走”耕地重焕生机,超额完成耕地流出整改恢复任务。

  耕地保护不仅要恢复数量,更要提升质量。在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北大荒集团合作建设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地,引进新农机,运用覆土播种一体机等技术,实现育秧的集约化、规模化、自动化和高效化管理。北盛镇通过全域推进6336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农田环境的改善,建成了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千亩核心示范区、浏阳市双季稻万亩示范片。

  近年来,长沙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占补平衡改革的相关政策要求,重点做好耕地“大占补”改革,统筹全市补充耕地管理。创新性地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底线目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制度举措,实施全市“一盘棋”的耕地保护底线目标统筹和有偿交易制度,有效解决了补充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和恢复动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长沙通过构建“市、县、镇、村、网格”五级责任体系,确保每一块耕地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护,全市共配备7700余名各级田长。全面升级运行“一码管田”智慧耕保系统,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强化耕地转入转出动态监测和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查处。

  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创新资源管理模式、统筹耕地保护底线目标管理、推进占补平衡改革、加快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等创新举措,为长沙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土地根基。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