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石门校园足球凭什么出圈
新湖南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9日 14:41
新湖南 2021年12月29日 14:41

  石门县,位于湘鄂交界处,素有“湖南屋脊”之称,2018年8月实现整县脱贫。在石门县第五完全小学(以下简称石门五小),有一支足球队,队员们跟教练一起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训练,追逐梦想。

  这支山区里的球队,接二连三地捧回国家级赛事奖杯,并频频登上央媒。

  石门校园足球出圈,究竟有什么秘诀?据了解,近几年,石门校园足球在普及程度、师资、场地硬件等方面,均已取得长足发展。目前,该县有8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大山里的孩子也想踢足球,能夺冠靠的是敢冲敢闯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确实可算奇迹!”12月27日,石门县教育局局长李世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双减”政策下,该县正铺开了“足球育人”“体智双修”的教育新画卷。

  山区队伍,拼出奇迹

  2020年8月,第三届“中国足球小将”冠军挑战赛上,石门五小从32支强队中过关斩将,脱颖而出,勇夺季军,不仅创下了该校足球运动的最好成绩,也创造了石门县乃至常德市小学足球运动的奇迹!

  在最关键的几场比赛——小组第一争夺赛、8进4淘汰赛和季军争夺赛中,孩子们打出了三场漂亮的“逆风球”。一次次上演落后、扳平、再反超!来自山区县城的“草根”足球力量惊艳了在场所有人。知名足球评论员、“中国足球小将”发起人董路评价:“出色的技术、顽强的斗志”是石门五小足球队披荆斩棘的两个“法宝”。

石门五小足球队夺冠第六届“立壹杯”全国邀请赛。
石门五小足球队夺冠第六届“立壹杯”全国邀请赛。

  2021年国庆期间,石门五小再一次惊艳了所有人——夺冠第六届“立壹杯”全国邀请赛。足球教练谢波表示,“小组赛赢南京鼓楼队,半决赛赢合肥冠军合肥众义队,决赛赢江苏省冠军江苏太仓百川源源队,这次冠军是我们获得的最有含金量的冠军。”

  石门五小击败一批少儿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的队伍,荣誉的背后,是一条艰辛的逐梦路。

  教练谢波今年38岁,退伍后考取了中国足协D级教练。2016年开始,他带着石门五小爱好足球的孩子们训练。

  山区的学生普遍个子偏小、瘦弱,身体对抗力较弱。谢波引用欧洲青训教案,研究欧洲同龄孩子的足球训练和比赛视频,结合石门五小学生的特点灵活教学,最终研究出了一套“小灵快”踢法——脚下频率快、头脑反应活,以己之长攻人之短。

  瞄准方向,坚定前行。石门五小足球队每周训练6天,每次两个半小时,其中,球感方面的技术训练达到40分钟。在谢波看来,日复一日的积累,才能换来脚踏实地的进步,任何一个动作都要突破“一万小时”定律,过程枯燥,坚持者胜。

  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和狠劲。今年,这支队伍已经捧回了四个市级及以上冠军。

  突破难题,保障升级

  2015年,教育部启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石门县闻讯而动,不少学校开始着手建设。

  石门足球基础为零。不少孩子“只在电视里见过”足球,甚至有孩子把它当篮球打。家长怕踢球影响成绩,怕高强度训练会伤着孩子……

  第一次发出校队征集令时,应者寥寥。“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极致。”石门县第四完全小学(以下简称石门四小)校长刘玉红斩钉截铁地说道。成立足球社团、开展足球联赛、创设足球操……形式活泼、寓教于乐,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并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技巧。优秀的孩子便吸纳为校队成员。

  问题又来了。学校体育教师主攻方向并非足球,孩子们由谁来带?怎么带?

  学校引进专业俱乐部合作,借助他们的专业力量进行训练。同时,选派优秀教练员、裁判员参加“国培计划”、省级足球专业骨干教师培训。

  今年暑假,在石门县教育局体卫艺办的组织下,石门县第四中学体育教师池维赴秦皇岛,参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国家级专项培训班,系统学习如何保持孩子身心健康,如何写教案等。如今,他的社团课拆分成了准备活动、技术练习、技能练习、场景对抗等6个部分。“一分钟都不想浪费,一节课过得太快了。”八年级学生朱福说。

  招聘专业教师,并强化培训。目前,石门县共有专兼职足球教师28名,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11名、E级教练员3名。

  有了苗子,有了教师,孩子们在哪里训练?场地怎么办?

  近几年,石门县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足球场地22个。去年,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石门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并决定,县财政每年为8所足球特色学校各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安排资金50万元设立足球发展基金,用于足球赛事活动和奖励等支出。

  刘玉红掰着手指头算账:场地维护、器材添置、聘请专职足球教师等,每年支出七八万元。“一次比赛就需要两三万元的刚性支出。以往都是节约公用经费,优先保障足球发展。如今有了专用经费,也减轻了不少压力。”

  培养兴趣,家校携手

  “这个学期,一年级报名人数超过100人,比去年增加了20多人。”这份踊跃和热情,给了谢波底气。3个月的培养之下,孩子们的频率、球感等越来越好。

石门五小足球队。
石门五小足球队。

  “学生喜欢、家长认可、学校和教育局重视,出成绩便是水到渠成。”石门五小校长柳清玮说,学校足球氛围浓厚,想踢球、会踢球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不一定要走职业化道路,以培养兴趣为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家校之间的默契。

  石门四小四年级学生袁胤哲每天都期待着放学后上球场。“孩子踢球后,体质变强了。我穿棉衣,他只用穿薄衣服和外套。”袁胤哲的爸爸袁佳佳说,一个足球提高了体质,也改变了孩子的性格。前不久,内向的儿子在学校的抗挫折教育展示课上,积极发言,抢答问题,他倍感欣慰。

  球场外,足球小将们心里时刻牢记着:平时上课不认真,停训;课余时间追赶打闹,停训;吃饭、写作业的时候讲话,停训……铁一般的纪律下,他们因足球养成了认真的习惯和坚毅的性格。

  竞争、拼搏,不只是在球场上。几所学校的校长和教练们纷纷表示,足球小将们屡破校运会田径纪录,甚至破了县运会纪录。近几年,陈予歌、汪榆琳、李梦瀚等队员被评为湖南省“三好学生”“美德少年”……

拼搏的山区“足球小将”。
拼搏的山区“足球小将”。

  畅通渠道,体智双修

  一二年级培养兴趣,三年级开始进行精英培养。循径登山,一年一步,步步有光彩。

  来自石门县教育局的数据显示:全县已建立班级足球队60支、校园足球队14支,共有队员800余名;王奕博、毛逸轩入选中国足球小将全国主力名单,覃虹皓与省外知名足球俱乐部签约。

  石门县也建立保障优秀足球运动员升学通道的机制。将石门县第三中学(以下简称石门三中)设为全县初中女子足球训练基地,澧斓学校设为全县初中男子足球训练基地;在石门县第一中学、石门县第二中学设立优秀足球员特招计划。

  今年秋季招生时,石门三中便“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曾思琳是石门四小校队队长,打防守型后卫,场上有激情,又能沉着冷静指挥,还入选了今年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石门三中球队主教练万谦早就盯上了这个好苗子。怎料,她不在石门三中划片招生区域。学校立即向县教育局申请特招,经过专题会议研究讨论,不到一周,成功将她特招进三中。自三年级开始便“痴迷”足球的小姑娘,在石门三中继续追逐梦想。

  于军是石门四小首批足球运动员,马林杰是石门五小首批足球运动员。两人均以文化高分考入石门县第一中学,“踢球让我精神更集中,也能在球场上释放压力,这会成为我一辈子的爱好。”他们俩说。

  一个人的梦想,多方力量的成全。“让孩子在学习中快乐踢球,在踢球中更好学习,让学生‘足’下生辉、‘足’够精彩,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李世辉说。

  绿草茵茵,书声琅琅。文明精神、野蛮体魄。学习与兴趣交织,梦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彭静 覃业彦)

【编辑:高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