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从“书记邀约”到“联盟落地” 芙蓉揽才跑出“加速度”
中新网湖南 彭诚植 李依柳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 19:55
中新网湖南 彭诚植 李依柳
2025年11月03日 19:55

  中新网湖南新闻11月3日电 (彭诚植 李依柳)11月2日下午,岳麓山实验室4号楼内人头攒动,暖意融融。“智汇潇湘 才耀芙蓉”湖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活动进芙蓉区校园巡回双选会盛大启幕。

  120家优质企业携5000余个岗位精准对接,湖南省级高级人才寻访联盟芙蓉基地正式揭牌,标志着芙蓉区在深化“人才链—产业链”融合、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的实践中,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智汇潇湘 才耀芙蓉”湖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活动。
“智汇潇湘 才耀芙蓉”湖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活动。

  战略向下:从“书记邀约”到“联盟落地”

  “我在湖南等你们。”今年9月27日,上海展览中心,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以“新湖南人”的身份,向八方英才发出诚挚邀约。这句温暖的承诺,在两个月后的芙蓉区,找到了生动的实践载体。

  启幕仪式上,湖南省高级人才寻访联盟芙蓉基地正式授牌成立。这不仅是一个机构的落地,更意味着省级引才网络的“最后一公里”被彻底打通,高端人才资源得以直通街区、直达产业。

  该联盟自2025年9月成立以来,已汇聚82家高校、产业链链主单位及顶尖人力资源机构,通过此前在京沪等地举办的招聘会,成功实现上万个岗位的跨省对接。然而,如何让引进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考验的是城区层面的精准承接与生态培育能力。

  芙蓉基地正是这一思考的答案。它依托芙蓉区在种业、数字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特色生态链条,将省级联盟汇聚的高端人才资源,定向导入区内重点产业链企业,初步形成了“省级揽才—城区适配—产业落地”的三级联动机制,让宏观战略在微观层面扎根生长。

“护航大学生就业创业共同体”启动仪式。
“护航大学生就业创业共同体”启动仪式。

  产业向上:5000+岗位背后的“供需密码”

  启幕大会上还进行了“护航大学生就业创业共同体”的启动仪式,该共同体由芙蓉区率先发起成立,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孵化基地、专业机构各界力量,旨在构建一个覆盖大学生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支持网络。

  它的成立,意味着芙蓉区的人才工作从“单点发力”转向“系统集成”,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的良性生态,为每一位选择芙蓉、留在芙蓉的青年人才提供持续不断的阳光雨露。

  这场双选会的现场,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供需匹配”实践课。为了让每一位毕业生都能高效、精准地找到心仪的发展舞台,会场别出心裁地依据芙蓉区重点产业格局与人才需求,划分出六大特色招聘专区,犹如一张清晰的“求职导航图”。

  走进现场,你能立刻感受到这种精细化分区带来的高效与便捷:在“央国企专区”,市属、区属国企提供的行政管理、技术支撑等岗位,为追求稳健发展的学子提供了坚实平台;一旁的“金融专区”则氛围热烈,银行风控、证券分析等高端岗位云集,最高年薪达60万元,成为财经类毕业生争相投递的热点。

  而最富时代气息的当属“AI数据应用人才专区”,大模型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新兴职位,清晰地勾勒出芙蓉区拥抱数字经济的决心与蓝图;此外,“对外劳务合作专区”则打开了另一扇窗,涉外项目管理、多语种服务等机会,为有志青年铺就了通向世界的桥梁。

  这种分区模式,不仅是对产业布局的镜像反映,更是对求职体验的人性化升级。来自南昌大学的莫仁凤欣喜地分享了她的感受:“不用在众多信息里盲目筛选和奔波,这次双选会的分区非常清晰,大家可以走进对应的专区,按照自己心仪的岗位进行咨询,整个求职过程变得异常清晰和高效。”

  这些精准的“供需密码”,确保了人才的专长与产业的赛道能够快速耦合,让每一位求职者与芙蓉区的相遇,都成为一场目标明确、前景可期的双向奔赴。

芙蓉区深化“人才链—产业链”融合、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
芙蓉区深化“人才链—产业链”融合、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

  服务向内:从“一站式”到“全周期”的生态构建

  如果说精准的岗位供给是“硬实力”,那么温暖而周全的服务生态则是芙蓉区吸引人才的“软内核”。

  这个服务区整合了人社、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6个部门的资源,为毕业生提供从求职到安家、从就业到创业的“一站式”政策解答,实现了从单纯的“岗位供给”向全方位的“生态供给”升级。

  除了坚实的政策支持,专业的导师护航更是点睛之笔。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精准指导区”,4位深耕行业15年以上的企业HR负责人和青年创业孵化导师全程驻点。他们直击毕业生“简历不会写、面试怯场、创业没思路”的核心痛点,提供一对一的定制化辅导——为每一份简历打磨亮点,提炼实习经历中的能力价值;为每一个创业梦想梳理商业模式,对接资源路径。

  这种全周期服务的理念,延续了省级引才的“温度基因”。从上海招聘会的“你好面试官”模拟区,到芙蓉区的“职业基因画像区”,4台AI智能面试机现场为求职者生成个性化测评报告,用科技赋能职业规划。从省级的“青年人才驿站”到芙蓉区的三大孵化基地,一条“创业苗圃—加速成长—产业对接”的成长路径清晰可见。

  现场特设的11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展位前格外热闹。智能装备机器人、智能割草机……一批由大学生自主研发的科技产品在这里进行实物演示,创业者们与到场的投资人、产业园区代表热烈交流,碰撞出无数合作火花。据悉,其中多个项目已成功获得省级融资和市级项目扶持资金,芙蓉区的创业沃土正催生着创新的种子破土而出。

  人才战略的“芙蓉实践”

  从湖南省委书记在上海“让人才坐C位”的细节,到芙蓉区“联盟筑基”的实践;从上万个跨省岗位的邀约,到5000个本土岗位的适配;从政策礼包的叠加,到孵化基地的护航,芙蓉区正在完成一场“引才、育才、留才”的闭环,倾力打造“热的发烫”的创业沃土,提供“细致入微”的暖心服务,更以“最抚人心”的城市烟火,为人才营造安心立命的发展环境。

  而这恰如芙蓉区委书记崔晓对来芙人才的郑重期许:“在芙蓉你既能‘风风火火、大刀阔斧’地工作,又能‘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地生活。芙蓉区渴望青春的力量,也必将成就青春的梦想。”(完)

【编辑:高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