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娄底市娄星区:“星物管”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中新网湖南 付一舟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15:27
中新网湖南 付一舟
2025年10月28日 15:27

  中新网湖南新闻10月28日电 (付一舟)“我们这好多年没人管的老院子,现在可真成了明星小区了。”站在娄底市娄星区乐坪街道街心社区八一新村绿意盎然的楼宇间,在这居住了二十余年的康伦仲老人笑容满面地向来访者讲述着家园的变化。从过去各户“各管各”的无序状态,到如今居民“一起管”的和谐场景,这片老旧小区的人居环境已实现“逆袭”。

  康伦仲的感受,是娄星区众多社区居民的共同心声。而打开这把基层治理“幸福锁”的钥匙,正是娄星区探索的“星物管”社区治理模式。

  基层治理,连着千家万户,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物业管理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娄星区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发力,将各类组织、资源与力量高效聚合在基层,有效破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难题,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娄底市娄星区涟邵矿务局小区居民在活动中心打乒乓球。 娄星融媒供图
娄底市娄星区涟邵矿务局小区居民在活动中心打乒乓球。 娄星融媒供图

  强基固本 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

  如何理清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娄星区由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区委社工部、住建、城管、自然资源等24个职能部门的力量,为“星物管”模式量身定制了从方案到考评的一系列行动指南,构建起上下贯通、协同作战的责任体系,确保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治理的根系必须深扎基层。娄星区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导向,着力建强小区党支部,规范业委会运作,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推动党组织、业委会与物业企业“三驾马车”同向发力。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小区党支部287个、党群服务站232个,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针对物业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娄星区亮出“红黑榜”,建立信用管理、准入退出等机制,通过“正向激励、末位淘汰”规范131家物业企业服务行为。2024年,评定A级企业15家,D级企业21家,表彰“红名单”企业10家,管制“黑名单”企业4家,有效净化物业服务行业生态。

中秋佳节,娄底市娄星区八一祥和小区居民们亲手制作月饼,共叙邻里情。 娄星融媒供图
中秋佳节,娄底市娄星区八一祥和小区居民们亲手制作月饼,共叙邻里情。 娄星融媒供图

  多元共治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过去,社区治理常常是“各扫门前雪”。如今,娄星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出特色”的路径,通过“专项整治+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从“分散治理”到“多元共治”的新路子。

  娄星区以新增100个业委会和100个物管小区为目标,在封闭式小区、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探索“群众自治+物业管理+生活服务”新模式,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治理的“主角”,主动参与到社区事务管理中。

  “三治”融合为治理激发活力。以“楼宇会”为载体激活居民自治,以“执法进小区”为抓手强化法治保障,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涵养德治氛围,特别是“小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针对物业乱象实行“一案一册”动态管理,目前155个案例已整改销号93个。同时,4000余名在职党员回小区报到服务,2024年以来分类处置矛盾5000余件,物业信访矛盾同比下降48%以上,社区治理效能大幅提升。

  “五星”创建为治理树立品牌。以“星阵地、星队伍、星治理、星服务、星管评”为标准,娄星区打造“星物管”治理小区171个,覆盖率达98%以上,钢都花园、悦江山等小区荣获省级“美好家园”称号。

娄底市娄星区长青街道甘子冲社区的“楼宇会”现场。 娄星融媒供图
娄底市娄星区长青街道甘子冲社区的“楼宇会”现场。 娄星融媒供图

  久久为功 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星物管”模式的生命力在于持续创新。娄星区以“星物管+”模式,将治理触角延伸至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推动工作从“粗管理”向“微治理”转变。

  “星物管+党建”凝聚“红色动能”。该区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支部和党员在问题解决中的关键作用,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机制。乐坪街道街心社区创新建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居民协同治理的“四级协同”治理体系,破解“物居业”三方扯皮推诿的“老大难”问题;大科街道紫霞园小区以“党建+”为依托,建立物业共建共商共享联席会议机制,让每一项决策都紧贴民心、阳光操作;长青街道电力局贤童家属院推行“三长制”网格管理,建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协同治理模式,打造“红色邻里”星物管品牌。

  “星物管+网格”激活“神经末梢”。娄星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居民吹哨、网格员报到”三级派单机制,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长青街道华达小区通过“楼宇会”矛盾纠纷现场化解机制;大科街道东山领秀小区运行“党建+业主+物业”共商共治议事机制,构建“问题收集—联席协商—跟踪落实”闭环管理机制。花山清潭小区以“2+2+2”共治体系搭建“三杯茶”碰头议事平台,创立老旧小区“湘煤红”治理品牌。“现在很多事情群众自己解决了,社区干部的工作压力减轻了不少。”街心社区党总支书记谢阳建谈起“星物管”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星物管+志愿”打通服务“最后一米”。娄星区乐坪街道街心社区构建以社区为主,党支部、物业、业委会和小区评议委员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1+3+N”多元自治体系,帮助群众解决民生问题108个。黄泥塘街道涟鑫佳苑依托小区党群服务站,开展“五小微治理”模式,汇聚小区“微力量”,实现治理“大成效”。

  “星物管+实事”回应民生关切。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娄星区住建局发挥组织优势,联动多方,建设小区充电桩设施770处,安装端口22820个,实现住宅小区全覆盖并延伸至周边,彻底解决居民“充电难”问题;组建“星物管”应急小分队,开展全区物业领域防汛应急演练,排查处置雨水倒灌内涝、小区山体滑坡、围墙倒塌等隐患17处,为群众挽救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星物管+智慧”拓展线上服务。娄星区星物管治理体系数字化监管平台整合党建、服务、物业等功能,逐步实现线上缴费、投票、监管等,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目前小区信息录入率达95.5%,试点运行良好。

  随着“星物管”社区治理模式在娄星区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区实现了从“乱”到“治”、从“旧”到“新”的转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下一步,该区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不断深化“星物管”常态化服务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完)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