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湖南祁阳乡村教育“破茧成蝶”
中新网湖南 唐小晴 高志恒 尹科 段春艳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19:33
中新网湖南 唐小晴 高志恒 尹科 段春艳
2025年09月12日 19:33

  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12日电 (唐小晴 高志恒 尹科 段春艳)近年来,湖南祁阳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乡村教育振兴视作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市级领导多次深入乡村学校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难题。

湖南祁阳乡村教育“破茧成蝶”。
湖南祁阳乡村教育“破茧成蝶”。

  祁阳市教育局还通过“特岗计划”“教师交流轮岗”等政策,为乡村学校注入新鲜血液;教育局在职称评定上给予倾斜,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开展常态化培训,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在校园里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成长氛围。

  祁阳教育局还探索出“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以数字思政、数字阅读、数字教学“三驾马车”为抓手,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精准输送到乡村课堂,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硬件改善是基础,师资与数字赋能是关键。”祁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恩鹏说。

  文明铺镇党委则通过表彰宣传优秀教师,举办“家校社”座谈会、教育成果展等活动,让“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理念深入人心;联合村支部筹款为学校新建校门、围墙、操场与水井。

  “要让乡村孩子也能绽放光彩。”这是牛筋塘完小校长唐智琴 39 年乡村教育生涯的坚定信念。

  从祁阳市唐家岭到牛筋塘完小,唐智琴两次主动选择偏远校园,即便临近退休,仍坚持在一年级与毕业班循环执教。

  面对学校早年的困境,她带领教师们亲手硬化校门口道路,用实际行动唤醒乡村教育的活力。2016 年,唐智琴力排众议,在兴趣小组的基础上组建“小苔米乐队”。

  没有专业教师,她就和团队成员一起自学乐器,学会后再教给学生;缺少乐器,就自筹资金、多方争取支持。如今,这支乡村孩子组成的乐队已斩获祁阳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器乐类小学组第一名。(完)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