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靖州雕花蜜饯:苗乡侗寨递向世界的“甜蜜名片”
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4日 08:56
湖南日报
2025年09月04日 08:56

  青瓦叠云影,木寨映溪流。走进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岩角侗寨,青石板巷道纵横交错,依山傍水的寨子中飘溢着青柚与蔗糖的甜香。

  在雕花蜜饯制作坊,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先梅的柳叶刀,正在与青柚“私语”:未熟的青皮柚圆如满月,薄似蝉翼的柳叶刀在罗先梅指尖翻飞,刀起屑落,“喜鹊闹梅”跃然青皮之上。

  靖州雕花蜜饯,又称万花茶。逢年过节或贵客来访时,好客的靖州人总会奉上一杯雕花蜜饯茶,寓意生活甜蜜、身体健康。2021年,靖州雕花蜜饯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老祖宗传下的手艺,得让它在寨子里扎稳根。”罗先梅一边说着,一边把雕好的柚片浸入清水褪涩。她告诉记者,雕花蜜饯制作工艺流程复杂,要经过选材、刮皮、切片、雕刻、漂洗、煮沸、腌酿、晾晒等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做好的雕花蜜饯,在密封条件下可以保存两年。”

  繁琐的工艺流程背后,藏着非遗技艺传承人“不变”的坚守和“常新”的巧思。

  不变的,是代代相承的老工序——清水漂洗去涩,铜锅沸煮锁鲜,蔗糖慢腌入味,竹匾晾晒收香,甚至铁锅尺寸、晒场朝向,都循着祖辈传下的讲究。

  常新的,是原料与图案的巧变——除了青柚,冬瓜雕菱角,苦瓜刻“癞头蛤蟆”,茄子塑玉簪,各式果蔬造型让蜜饯染出斑斓色。“侗寨春耕”“戏荷”“春耕牛”等新图案,更把乡土生活刻进了方寸果皮之上。

  如今,这枚曾是“御品”的蜜饯,成了侗寨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

  制作坊传习所里,志愿者们跟着罗先梅学习雕刻“同心结”,指尖沾着的糖渍,是最鲜活的传承印记。直播间里,寨中年轻人举着刚晒好的“孔雀开屏”,让侗寨的甜香飘向千里之外。研学团队的孩子们围在竹匾旁,捏着小刀学刻花瓣,虽往往刻歪了纹路,眼里却满是对非遗的好奇。旅游文创店中,蜜饯装进绘着侗锦纹样的礼盒,成了游客带得走的乡愁……

  午后的阳光穿过木窗,洒在雕花蜜饯上,泛起琥珀色的光,咬一口,清甜入喉,气爽神清。这是侗寨独有的味道,更是岩角侗寨递向世界的“甜蜜名片”。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