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7月24日电 (唐小晴 雷中祥 蒋静)连日来,在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各大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农户抢抓农时积极组织机械力量进行收割,确保早稻颗粒归仓。
在伊塘镇万亩双季稻示范片,农机手驾驶农机穿梭田间。伴随着机械来回穿梭,一茬茬水稻被卷入收割机,经过脱粒处理后被装载到路边的运输车中。
农田经过高标准改造后,小田变大田,更适应机械化、规模化作业。
“我村共有1600亩左右基本农田,全部实行了高标准农田改造,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水稻耕、种、管、收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每亩减少生产成本100元,增收稻谷100斤,为村民增加收入35万元,村集体经济增加10万元。”伊塘镇庙山村党支部副书记齐建峰介绍。
近年来,冷水滩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现代化耕地,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