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祁阳市大村甸镇庆阳村种粮大户周群,把收割早稻剩下的秸秆运到该市湖南科森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按每吨260至350元的价格收购。
该公司总裁刘玉贵介绍,他们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各项配方肥专利发明22项,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加工有机复混肥、复合微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去年收购农作物秸秆36850吨,产品除了在本省销售,还销往江苏、重庆、广西等地,供不应求。
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大型粉碎机、研磨机等,把水稻、油菜、玉米等秸秆加工成粉状,按比例加入畜禽粪便,经过发酵、翻抛筛分等26道工序,加工成水稻专用配方肥、蔬菜配方肥、油茶配方肥、水果配方肥、烟草配方肥等。
周群告诉记者,他尝到了用秸秆、畜禽粪便加工的水稻肥专用配方肥的好处。今年,他种田400亩,早稻化肥用量同比下降30%,亩均增产15%以上,加上销售秸秆每亩收入200余元,同比亩均增收700余元。
7月17日,江华瑶族自治县恩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将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沼渣、牛粪混合,接种发酵菌种,通过槽式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实现充分腐熟,再经过生物有机肥料加工技术,生产出有机肥。
公司负责人仝晓绯告诉记者,他们每年可处理50万头生猪的粪污、畜禽粪污原料30万吨,以及水稻秸秆、玉米秆、烟秆等农业废弃物4万吨,年产生物天然气500万立方米,生产生物有机固肥5万吨、液肥25万吨。
永州市农业农村局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科负责人彭贵凤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利用秸秆加工生物有机肥企业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