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检查茶厂用电设备。
中新网湖南新闻4月30日电(刘靖 欧阳敏)29日,在湖南隆回县麻塘山乡湖南星移茶业有限公司的制茶车间,车间内全电气化制茶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茶叶散发出的香气满溢。
国网邵阳供电公司小沙江供电所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伍宏才和曾宸来到这里,穿梭在明亮整洁的制茶车间,仔细检查每一台用电设备,确保制茶期间电力供应安全稳定。
茶产业是隆回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该县着力打造的“一都翠1225”“白马毛尖茶”等茶叶品牌,以其卓越的品质、独特的香气备受茶客们的青睐。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是当地制茶高峰期,多个茶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全面投入生产。
据悉,星移茶业采用先进的全电气化生产线。“鲜茶叶当天采摘鲜叶必须当日完成制作,不能隔日,不然会影响茶叶品质。因此我们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日均用电量达200度以上。”该茶厂负责人邹小芳说。
春茶时节,车间内的用电设备使用频率增加,用电负荷随之攀升。为确保茶厂用电安全稳定,国网邵阳供电公司小沙江供电所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重点检查车间内的配电箱、揉捻机、摊青槽、蒸青设备等,发现并处理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星移茶业成立之初,采用的是传统的烧煤、烧柴制茶。但是采摘加工春茶需要抢季节赶市场,传统加工方式不但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而且温度、火候都难以控制,加工出来的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合作社效益一直不太理想。
“机器能准确控制温度,茶的质量就有保障了,您考虑下。”2024年初,伍宏才在入乡走访中建议茶厂引入全电制茶生产线。
今年3月底,星移茶业购置了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一套电能制茶设备。为赶在“产茶季”到来前投入使用,小沙江供电所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为其办理增容手续,并将供电线路由35平方毫米绝缘导线更换成70平方毫米绝缘导线。
从“柴炒茶”到如今的“电制茶”,该茶厂负责人邹小芳感触颇深。她说:“茶厂现在通过全电化生产线制茶,操作简单,火候容易控制,不仅效率高,加工出来的茶叶色泽鲜、品相好,售价也高。”
如今,麻塘山乡茶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周边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邹小芳算了一笔账,她们公司今年预计产4000斤干茶,周边茶农每天收入200元左右,茶农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