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湖南邵东举行小学数学“反思性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中新网湖南 刘思怡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1日 16:53
中新网湖南 刘思怡
2025年04月21日 16:53

  中新网湖南新闻4月21日电 (刘思怡)湖南邵东市小学数学第五届“反思性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近日在邵东市城区五完小举行,全市900余名教师参与观摩研讨。活动以“以赛淬炼”为核心,全景呈现“三阶九问”反思模型的实践成效,成为全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练兵场”与“检阅台”。

邵东市举行小学数学“反思性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邵东市举行小学数学“反思性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作为李丽名师工作室“反思性教学”研究的第五次集中检阅,本次活动不仅是10节优质课的竞技舞台,更是工作室成员三年研究成果的深度审视。活动自2022年启动以来,工作室通过“一年双赛”机制(上半年工作室成员全员赛教、下半年结对青年教师赛教),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型。

  参赛教师以课堂为镜,系统梳理教学得失,将三年的反思积淀转化为课堂创新的内生动力。活动中,“三阶九问”反思框架成为贯穿始终的“行动指南”,从课前的问题诊断、策略预设,到课中的动态调适、策略生成,再到课后的归因溯源、策略迭代,教师依托这一科学模型,精准捕捉教学痛点。

  尹祥鹏、周满平两位一等奖获得者的课堂尤为亮眼:尹老师通过“错题资源的创造性运用”,将学生错误转化为思维重构的跳板;周老师则以“元认知引导策略”激活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实现从“教师主导”到“认知培育”的跃迁。

本次活动是10节优质课的竞技舞台。
本次活动是10节优质课的竞技舞台。

  正如工作室首席名师李丽在《从课堂镜像到教学重构——十节竞赛课的反思性观察与深层思考》讲座中所言:“‘三阶九问’不仅是反思工具,更是破解教学真问题的解码器。当课堂从知识传输场升级为思维交互场,深度学习自然发生。”

  活动现场,教师们通过“设计—实践—诊断—迭代”的教研闭环,将反思深度嵌入教学DNA。申煜等二等奖获得者坦言:“这次比赛让我们意识到,追问技术、思维可视化等策略不是‘花架子’,而是直击核心素养的‘真功夫’。”

  十节竞赛课、十面棱镜,折射出邵东小学数学教育从“工业流水”向“生态生长”的转型之路。正如李丽名师工作室所倡导的——让教学从经验重复走向理性自觉,让学习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建构。这场以赛为媒的反思盛宴,不仅为教师成长注入新动能,更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邵东样本”。(完)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