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10月16日电 (罗中华 刘育东 尹文锦)“通过我的朋友圈,许多微友都了解了桃江,知道有个可游、可品、可居、可读的大竹海,而这次内测活动测出了竹海的美度,测出了桃江人热情好客的温度。”这是来自广东惠州的一位桃江乡友国庆中秋假期游览桃花江竹海后发出的感慨。
湖南益阳市桃江县是“中国竹子之乡”,竹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桃江全面发力,特色鲜明的全域文明创建扮靓“最美竹乡”。
2017年,桃江县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明确提出思想引领、群众参与、城乡共创的“全域文明创建”思路,通过文明创建,擦亮“竹乡”“美人窝”城市名片,不断提升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以竹为魂建设宜居宜游之城,桃江县全面凸显竹乡特质,让竹在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桃江县挖掘竹文化扩大品牌效应,以桃江小郁、大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全面融合美人文化、屈原文化等本土文化,建立湖南首家竹文化博物馆和竹廉展馆、天问书院,开设天问讲堂、打造竹林实景剧,不断提升桃江“楠竹之乡”“美人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融入竹元素提升城乡品质,桃江县将竹元素注入城乡建设之中,在道路沿线、重要景区景点以及城市公园、微景观、乡村美丽屋场、建设中,全面融入竹元素。大力推进省级竹业小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创建,打造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
近年来,桃江县政府投入800万元提质改造金盆广场;投入6300万元改建市民体育公园;历年来改造沿江风光带的投入超过5000万元。今年,政府投入3.6亿元,对桃花江竹海提质改造,新增竹海游客中心、竹海彩虹大道、竹海民宿、天问书院等景观,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观光游览客人达21万人次。
桃江用“竹”的环境滋润人、用“竹”的精神塑造人、用“竹”的品格培育人,10万志愿者共建塑造“竹乡”文明品牌,立足26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了1345支队伍,注册11万多名志愿者。
三年来,桃江县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3万多场,打造“竹乡有理·理润桃江”等文明实践项目;深入开展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建成湖南第一家“竹文化主题博览馆”,在沿江风光带打造百米“竹文化诗墙”、建设百个“竹廉乡村”、开辟百家“竹廉”道德讲堂。在3A级景区桃江安宁竹谷开通“生态景区+研学游”,让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竹文化的魅力。
全面提升,桃江大力开展市民教育,市民素质显著提升。在县城沿江风光带,建成功臣宣传栏,展示全县新时期功臣事迹;举办八一文艺晚会、表彰最美退役军人、开展主题微宣讲……一系列以弘扬功臣事迹、拥军优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功臣之乡”名片熠熠生辉。
2019年至今,桃江县先后有3名桃江籍官兵荣立一等功、25人荣立二等功、190人荣立三等功,功臣数量位居湖南全省县市区前列,成为和平时期名副其实的“功臣之乡”。桃江连续进行了五届道德模范评选,共评选出县级道德模范84名,14人被评为市级道德模范,1人获省级道德模范提名奖,19人上榜“湖南好人”,2人上榜“中国好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