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桂东县“五有”群众工作法巧解信访难题
华声在线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3日 09:10
华声在线
2022年11月03日 09:10

  桂东县新坊村与省道201线之间有一条100多米长的村道,原先因一户被占土地的村民阻挠,不能实施硬化改造。这曾困扰家住新坊村的李先生3年多时间,他为此不断上访。在该县新坊乡党委政府及驻村干部不断努力下,矛盾得以化解;今年6月,这条“瓶颈路”修好了。

  10月31日下午,站在这条4米多宽的水泥村道上,李先生高兴地说:“村道整修了,乡亲出行方便多了。我的心结也解开了,不会再上访了。”

  桂东县进一步夯实信访工作的基层基础,实施“五有”群众工作法,即群众诉说有人听、困惑有人解、困难有人帮、矛盾有人调、喜事有人贺,巧解信访难题。

  做实群众工作有秘诀,“有事好商量”

  桂东县连续3年成功创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2021年获评全国首批信访工作示范县。今年在全省第七次信访工作会上,该县信访局又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并作了经验介绍。

  “信访,被称为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桂东县委书记伍志平深有感触地说,根本在于带着责任和情怀,做实做细群众工作,营造“有事好商量”的氛围。他一语道出了该县做好信访工作的秘诀。

  家住沤江镇的黄先生打算办理自建房不动产证,因缺少施工许可证被“卡壳”。8月11日,他来到镇党委书记郭洪波办公室反映情况,郭洪波认真听取他的诉求后,跟他商谈,耐心解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政策,并告知缺乏施工许可证房屋的办证程序。轻言细语之间,解了黄先生的困扰。

  郭洪波调任该镇党委书记不到4个月,已接访处访20余次。他说,除了开门听诉求,县里还要求党员干部坚持上门问诉求,以“农家访谈”“五个到户”“屋场议事会”形式访民情、集民意,有事商量着办,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桂东县要求接访干部及时答疑,理顺情绪,帮扶到位。普乐镇刘先生的妻子患多种疾病,每年治病花费不少。因2014年村里未认定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先生想不通,这些年不断上访。村镇干部多次上门解释,其家庭情况未达到因病致贫标准,但他听不进去,固执地认为村里处事不公。今年5月23日,得知刘先生的妻子在县城住院,县政府办副主任郭锦田邀请普乐镇党委书记主动看望慰问,围坐一起,促膝谈心,并承诺帮助他申请大病互助,终于打动了刘先生,主动提出不再上访。

  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人调解

  大塘镇春风村的黄先生和朱先生房屋宅基地交叉,两家也是世交,却因旧房改造生隙。黄家将新建房的大门开向朱家未砌围墙的庭院,朱家气不过,便在自家庭院对着黄家大门的位置砌了一个杂屋,黄家随后在朱家庭院的入户路上砌上两堵围墙……一屋两墙,彻底毁掉两家情谊,两家人不断恶语相向,成为破坏该村和谐稳定的“炸弹”。

  村干部5次上门调解,反复做工作,促使朱家拆了杂屋,但黄家就是不肯拆围墙。2021年除夕,利用两家年轻人回家过年的机会,镇里组织第六次调解,长达5个小时的协商,直到晚上7时,两堵“赌气墙”被成功拆除。

  墙倒便是路,两家人握手言和,朱家庭院的水泥坪和黄家的入户路由两家共同使用。信访化解积怨、两家尽释嫌隙的故事,也成了当地一段佳话。

  在桂东,帮助群众调解矛盾纠纷不局限于基层干部,一些重大矛盾纠纷、信访积案由县领导包案办理,党政“一把手”也要参与调解。沤江镇群众刘先生多年来不断上访,反映一房地产项目规划、建设存在问题,损害了被征地群众利益。今年2月22日,县委书记伍志平当面向刘先生询问情况,调度处理了这一问题,刘先生感到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得到重视,主动提出不再上访。

  老上访户方某自2018年起多次上访,以患有职业病为由,要求江西一家用人单位赔偿。县领导包案后,组织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镇政府等单位多次前往江西协调。目前,方某已收到赔偿金,这个持续多年的信访难题得以化解。

  2021年以来,国家信访局先后两批向桂东县交办20件信访积案。截至今年6月底,这些积案全部化解,无一回流。“有这样的成绩单,离不开‘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人调解’的工作机制,实打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桂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焱康说。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