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内容
湖南江永:“悄悄话室”送别学生烦心事
中新网湖南 陈健林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2日 11:56
中新网湖南 陈健林
2022年04月12日 11:56

  中新网湖南新闻4月12日电(陈健林)“我孙子小鸿现在天天笑眯眯,跟我们的关系也好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你们学校的‘悄悄话室’真的很管用。”4月12日,何民升拉着江永县潇浦镇芙蓉学校尹海秀老师的手不停地道谢。

  何民升是潇浦镇白马村村民。他的孙子何志鸿今年10岁,是芙蓉学校三年级学生。在其2岁时,父母就外出广东打工,一年难得回家一趟,志鸿长期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爷爷何民升平时除了在家做农活,有时还要到邻近的果园里做“钟点工”,与小鸿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少,自然对其疏于管教。“可能是叛逆期,小鸿变得越来越焦虑烦躁,有一次还把手机砸坏了。”何民升说,儿子对此非常恼火,想把小鸿接到广东,自己亲自管教。

  得知情况的尹海秀老师来到何志鸿身边,带他走进学校的“悄悄话室”,与其隔帘贴心交谈,终于解开了小鸿心中的困惑,让他走出了阴影,摆脱了烦躁不安的困扰。现在,小鸿乐观向上,学习积极,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打羽毛球。

  “悄悄话”咨询室是江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创建中的一项重点特色项目,是学生倾诉心事,与老师自由交流的私密空间。它通过面对面解答学生在健康、情感、家庭等方面的“隐私话题”,化解学生心里的“症结”,同时也充分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浅蓝色的墙壁,轻曼的纱帘,伴着柔美悦耳的背景音乐,置身于温馨的气氛之中,不由得让人轻松、舒适。走进潇浦镇芙蓉学校的“悄悄话室”,人性化的装修,有一种在家的感觉。

  “学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服务中心设立了‘悄悄话信箱’,26个班均设立了一个‘悄悄话信箱’,校园广播室在每周星期三中午向全校广播宣传‘悄悄话,放心说’活动,校园内张贴活动宣传海报,让所有学生充分了解活动内容与形式并积极参加。”

  潇浦镇芙蓉学校校长李美丽介绍,学校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斥资70多万元,建起了标椎化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设有办公接待室、个体咨询室、团体活动室、拓展区域,购置了音乐放松减压舱、智能互动仪、沙盘系统、催眠治疗床、脑波监测仪等设备,还设置了发泄墙。

  “悄悄话室”现已遍布江永县各中小学校,成为解决学生心理和生理困惑的“特殊空间”。

  在县第三小学读书的何玉婷,今年13岁,家住千家峒瑶族乡凤岩山村,很小时父母离异,她和弟弟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她调皮捣蛋,认为读书无用,在学校基本上是混日子。”班主任蒋媛说,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关心甚少,缺少关爱的孩子性格怪癖,厌恶学习。

  上个学期,学校心理咨询师周玲莉在“悄悄话室”对何玉婷进行了心理疏导,认真倾听她的心声,耐心、真诚、帮助她消除心理障碍。经过老师的循循善诱,小女孩的心结解开了。“爸爸赚钱很辛苦,我再不听话就对不起他了。”

  现在的何玉婷已经“脱胎换骨”,学习成绩不断上升,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歌舞比赛。她的父亲何海威得知情况后非常高兴,表示“从此我可以安心在外打工了”。

  江永县第三小学校长刘文楼说,他们学校有学生1081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851人。农村的孩子大多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学业失教、心理失衡、亲情失落等心理问题。自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办“悄悄话室”以来,同学们将他们心里的烦恼写成信投入到“悄悄话”信箱中。每周心理辅导员在固定的时间收取学生来信,并认真阅读,快速有效谨慎回信。心理咨询室定于每周一和周四中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90%以上的留守儿童通过面对面交流,有效地解决孩子的心理烦恼。

  如今,江永县有心理波动或障碍的留守学生已把“悄悄话室”当成了一个放松解压、聊私密的地方。家庭不和、母子关系紧张等一桩桩“烦心事”、“揪心事”’都在老师们的关心帮助下迎刃而解,留守儿童心灵之窗被一个个“悄悄”开启。(完)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