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湖南省中药材资源介绍
中新网湖南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30日 16:21
中新网湖南
2025年08月30日 16:21

  湖南,地处北纬25°-30°黄金气候带,武陵、雪峰、南岭等山脉纵横,湘资沅澧四水滋养,孕育出“天然药库”之美誉。全省中药资源4667种,其中“湘九味”等道地与特色药材品牌闻名全国。以下带您领略湖南中药材的魅力。

  1.湘莲子

  产地:湘潭、岳阳(全国最大湘莲产区,种植面积约50万亩)

  特点:粒大饱满,莲肉乳白,淀粉含量≥60%,莲子芯总生物碱含量≥0.2%

  功效:补脾止泻、养心安神,莲子芯茶可降心火

  使用场景:配银耳煮羹,暑日清热佳品;莲房入药可化瘀止血

  2.百合

  产地:邵东、龙山(种植面积20万亩,龙山百合获地理标志)

  特点:鳞片肥厚,味甘微苦,多糖含量≥3.5%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常用于秋燥咳嗽调理

  民俗:湘西苗家以百合粉敷脸,传统养颜秘方

  3.玉竹

  产地:邵东(全国最大玉竹集散地,种植面积24万亩)

  特点:根茎形如竹节,半透明状,玉竹多糖含量≥6.0%

  数据:邵东玉竹占全国饮片市场70%份额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煲汤可滋补肺胃

  4.枳壳

  产地:沅江、汉寿(栽培面积10万亩,产量占全国50%)

  特点:果皮绿褐色,气香味苦,辛弗林含量≥0.3%

  功效: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常用于胃肠气滞调理

  工艺:三伏天晒制,需经“三蒸三晒”提升药效

  5.杜仲

  产地:慈利、安化(种植面积17万亩,全球最大野生杜仲群落)

  特点:树皮内表面紫褐色,胶丝细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0.1%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现代研究显示可调节血压

  使用场景:杜仲叶可制养生茶,含丰富绿原酸

  6.黄精

  产地:安化、新化、新晃(种植面积15万亩,黄精多糖≥7.0%)

  特点:块茎形如姜块,味甜有黏性,浸出物含量≥60%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道家典籍称“久服轻身延年”

  使用场景:切片蒸制后煮粥,适合体虚乏力者

  7.茯苓

  产地:靖州(全国最大茯苓初加工中心,年产量占全国40%)

  特点:菌核球形,内部白色,茯苓多糖含量≥9.0%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湘西民间炖猪肚祛湿气

  工艺:需经“发汗”工序,表面形成褐色纹理

  8.山银花

  产地:隆回、溆浦(种植面积20万亩,绿原酸含量≥5.0%)

  特点:花蕾呈棒状,花冠黄白色,有效成分高于药典标准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用于风热感冒预防

  工艺:五月花期漫山银白,采收需“晨露未晞”时采摘

  9.博落回

  产地:新宁、新田(全国最大种植区,生物碱含量≥2.5%)

  功效:散瘀止痛、解毒杀虫,农业领域可替代抗生素

  警示: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禁止内服

  其他知名道地药材

  1.吴茱萸

  产地:新晃、永顺(果实呈五角扁球形,吴茱萸碱含量≥0.15%)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常用于寒疝腹痛治疗

  2.栀子

  产地:岳阳、邵东(果实红黄色,栀子苷≥2.0%)

  功效: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果实可作食品染色剂

  3.厚朴

  产地:龙山、道县(干皮油润有香气,厚朴酚含量≥2.0%)

  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常用于胃肠积滞调理

  湖南中药材产业现状

  规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85万亩,中药材种植(养殖)企业(合作社)3032家。中药材年产量约180万吨,产值约230亿元。

  集群:形成了雪峰山、武陵山、南岭、罗霄山及环洞庭湖五大中药材特色片区。

  市场:邵东廉桥、高桥大市场全国知名,年交易额超百亿元

  三湘大地,草木皆药。

  从《楚辞》记载的兰芷芳香,到现代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湖南中药材既是历史传承的瑰宝,亦是健康中国的生力军。让我们共同关注湖南道地药材,守护自然馈赠,传承本草智慧。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