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集采药品安全保障
中新网湖南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9日 11:07
中新网湖南
2025年08月29日 11:07

  “集采药品效果不如原研药?”“仿制药质量靠得住吗?”——这些疑虑是否让你对集采药品望而却步?事实上,国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全程追溯与全覆盖抽检的国际标准监管体系,为集采药品构筑起严密的安全防线。让我们一起用数据与科学证据,揭开集采药品的真实面纱。

  一、破除谣言:数据揭穿三大误区

  【谣言1】“降压药不降血压”

  真相:瑞金医院真实世界研究显示

  ▶苯磺酸氨氯地平仿制药vs原研药

  ▶降压幅度无差异(收缩压下降均为12-15mmHg)

  ▶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3%(头痛、水肿等)

  【谣言2】“麻醉药无效”

  数据对比:丙泊酚仿制药vs原研药

  结论:仅诱导期用量略高,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

  【谣言3】“泻药不泻”

  事实核查:涉事药品(复方聚乙二醇)

  ▶集采结果刚公布,尚未进入医院采购环节

  ▶传言无任何临床使用数据支撑,属不实信息

  二、质量保障体系:四重防护网守护安全

  源头把控——一致性评价

  国际标准:仿制药需与原研药“生物等效”

  ▶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完全一致

  ▶参比制剂唯一指定,杜绝“仿制链降标”

  数据门槛:需提交≥100例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

  全程监管——双覆盖检查

  企业检查:药监部门每年对中选企业100%现场飞检,重点核查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体系

  品种抽检:中选品种年度抽检率100%,2024年全省抽检合格率99.8%

  严惩问题——刚性淘汰机制

  动态清退:2023-2025年9个中选药因质量问题被淘汰(含6个进口药);涉事企业列入失信名单,禁止参与集采投标

  追溯透明——全流程可溯源

  根据2025新规,所有集采药需配备“追溯码”,扫码可查生产工艺、监管记录、流通轨迹;如原料供应商调整等关键信息变更必须进行公开

  三、疗效认知:科学看待“个体差异”

  【案例对比】二甲双胍疗效数据

  仿制药组:血糖达标率78.9%(HbA1c<7.0%)

  原研药组:血糖达标率78.9%

  共性问题:无论仿制药/原研药,约20%患者疗效不佳(与个体代谢差异相关)。以个案推断整体疗效不科学,药品有效性需基于大样本临床研究。需通过医生评估调整用药方案,而非否定整体疗效。

  四、国际视角:仿制药已是全球主流

  数据说明:仿制药占比超80%是国际常态,其安全性与经济性已被全球医疗体系验证。

  集采药品不是“低价劣质”的代名词,而是通过科学监管实现“质量可控、价格惠民”的民生工程。从一致性评价到全流程追溯,从实验室检测到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每一袋集采药品的生产都遵循严格的质量管理规范,并接受全过程、多层次的监管与抽检。下次用药时,不妨多一份理性认知,让同样优质的集采药品守护健康,让政策红利惠及你我。

  质量有保障·价格更惠民——放心选用集采药品!

  如需查询药品质量信息,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或使用“药品追溯码”扫码查询。

【编辑:黄诗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