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7月22日电 (毛艳飞 张月朗 章思思)近日,由湘潭大学梅山剪纸数字化传承博士服务团自主设计开发“梅山剪纸数字体验馆”网站正式上线,探索非遗剪纸在数字时代的传承新路径,为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
梅山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的两种技艺“锉花”与“传统剪纸”各成体系。其中,梅山剪纸“锉花”技艺传承人姜再行的技艺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以家族传承与师徒相授延续至今。这项技艺以“一次可锉制20多层”的繁复工艺著称,纹样承载着梅山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
通过采访梅山剪纸技艺传承人,挖掘红色资源、融合红色文化与剪纸艺术,将湖南益阳安化县红色故事转化为数字化剪纸纹样库,湘潭大学梅山剪纸数字化传承博士服务团开发的“梅山剪纸数字体验馆”,设置了“梅山剪纸”“红色剪映”“网上商城”“互动社区”四大板块。当中的“梅山剪纸”百科库系统介绍了梅山剪纸的历史脉络、艺术分类并提供教学视频;“红色剪映”重点陈列红色故事题材剪纸精品。
“过去剪纸是藏在箱底的‘传家宝’,现在通过数字技术,能让全国观众看到安化的红色基因如何在指尖流转。”“梅山剪纸数字体验馆”网站的上线,让梅山剪纸益阳市代表性传承人向惠金难掩激动,他表示,老技艺借数字活起来,红色故事触手可及,梅山剪纸这门手艺的根脉能在新时代扎得更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