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容
毛主席给邓中夏夫人夏明的信
中新网湖南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1日 09:13
中新网湖南
2024年03月11日 09:13

毛主席给邓中夏夫人夏明的信

向端四 陈汉

  1945年三月,日本鬼子还没有完全投降,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已伺机对共产党解放区发动猖狂的进攻。

  就在这一紧张形势下,三月一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于百忙中抽空,写信给邓中夏烈士的夫人夏明,措辞情真意切,让人读之潸然泪下。这封发自七十五年前的罕见信件,此时再读,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展示信的内容:

  小妹同志:

  来信收到了。望你宽心休养,恢复身体,定可继续为党工作,以继启汉中夏(注1,注2)之遗志。你的冤曲现已获伸,你是好人(注3),别人(注明4)是错了。刘鼎(注5)同志前来信想和我谈话,我去党校找过他一次,不在那里。请你转告他,七大(注6)后我再找他一谈,叫他安心休养,并加学习,我们对他是信任的。已叫我的秘书找些本子送你。

  同志的敬礼!

毛泽东

1945(注7)三月一日

  注1:即李启汉同志,夏明的哥哥,毛主席的战友,为革命而牺牲。夏明原名李英,邓中夏牺牲后,她决心继承邓中夏的遗志,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战斗。“夏”意为丈夫邓中夏,“明”为光辉的明天,意即中夏意守的事业一定会胜利。

  注2:中夏即邓中夏。

  注3:主席对亲人朋友中的德高望重者,常简称为“好人”。

  注4:“别人”意指整革命同志的那些人。

  注5:刘鼎,当时中共军工的负责人,在延安整风中遭受党内极左分子的污蔑和打击。

  注6:即中共七大。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注7:“1945”阿拉伯数字,可能是夏明为记住年份而加上的。

  读完此信,主席情、伟人心、为中国革命献出生命的那些革命烈士的壮举,连同烈士遗孀及他们的子女以及那个年代贫苦国人所受的灾难,一起涌上我们脑际,怎不让我们感奋!看着龙飞凤舞的信件内容,我们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毛泽东与邓中夏都是湖南人,一位出生在湘潭,一位出生在宜章,他们都从农村走向社会,追求革命真理,因而志向一致。为了挽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他们置抛头颅洒热血于不顾。在长沙读书时,他们几乎同时受教于一代名儒、伟大的教育家杨昌济。在杨昌济身边,他们又结识了一批又一批志士仁人。邓中夏先毛泽东到达北平,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邓中夏,听说毛泽东来到身边,迫不及待相见,两颗火热的心,碰撞在一起。

  1934年1月22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邓中夏等共产党人“他们在前线上,在各方面的战线上,在敌人的枪弹下屠刀下光荣地牺牲了。我提议静默三分钟,向这些同志表示我们的哀悼和敬仰!”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多次向夏明谈起邓中夏的事迹。

  毛泽东与邓中夏有着如此不同寻常的深厚情谊,这让我们更急切地要了解毛泽东致夏明信的精髓:

  “小妹”多么不寻常的称呼!一声呼唤,体现了大哥对战友的怀念,对其家属的关切。紧接着,又一声“同志”,这对于遭受挫折打击的共产党人来说,既是久旱逢甘雨般亲人们的期盼,又是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爱和信任。看到这出自内心的亲切的称呼,我们可以想象:夏明和她的家人、朋友们在接到这封信时是何等悲切,是何等喜悦!!!

  于是伟人和凡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大爱、求实、忠诚,唯有英雄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等一系列字眼和句子就一齐涌上心头!

  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信件的接收者夏明,她原名李英。

  邓中夏十五岁时,父母便给他包办了一件婚姻:将大两岁的女子杨贤怀许配邓中夏为妻。邓中夏对此事很反感,没有和杨贤怀圆房,并进而离家出走求学问。

  虽然邓中夏与杨并无夫妻之实,但对她却充满同情,每写家书时常提到她。杨贤怀喜爱邓家的家风,她在家里就像女儿一样奉养邓家长辈。解放后,组织上将她接到北京关照。

  1925年4月,邓中夏组织领导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时年的邓中夏31岁,但仍旧孤身一人。

  也是在这一年,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部长、李英的兄长李启汉返回家乡,赎回给人当童养媳的妹妹李英。李英比邓中夏小14岁,对于从小吃尽苦头的这位相貌俊秀、手脚能干的姑娘,邓中夏很是喜欢,有空时便教她读书写字,渐渐,两人互生感情。

  李英也与邓中夏志向一致,心心相印,后来便与邓中夏结成了夫妇。1926年8月,在刘少奇、何宝珍的见证下,32岁的邓中夏与17岁的的李英喜结连理。在邓中夏的影响下,李英也积极投身革命活动。

  国民党反动派“四·一二”政变不久,广州也发生反革命叛乱。1927年4月15日,李启汉惨遭杀害,牺牲时年仅25岁。

  李英和邓中夏曾经有过几次爱情的结晶,但因为革命形势十分险恶,他们的孩子不是夭折,便是送给他人或失联。

  1928年2月,邓中夏前往上海开展地下工作,不久,邓中夏和瞿秋白等前往莫斯科。邓中夏走后,李英生下第三个孩子。孩子取名斯狄尔(英文Steel的译音),寓意强大,坚韧不拔。

  1929年初,李英怀抱4个月大的孩子,突破封锁,来到莫斯科。这年2月10日,他们终于和孩子照了一张全家福。可惜的是,他们回国时要过国境线,带孩子不方便,就将孩子寄养在莫斯科保育院。莫斯科保育院里寄养了不少国际上共产党人及国际友人的后裔。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中国家长接回了自己的儿女,因为人数多,接错孩子的现象也存在。待夏明回头接孩子时,一岁多的孩子怎么也找不到了,这真是人生中一大不幸。

  1932年11月担任交通员的李英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紧接着,由于叛徒告密,邓中夏也被捕。此时,邓中夏的真实名字并未暴露,他使用的是假名“施义”。敌人将李英带至邓中夏住的牢房,逼他们夫妻相认,逼李英说出施义的真实名字即邓中夏,李英宁死不从。不久邓中夏英勇就义,时年39岁。李英虽遭受“老虎凳”等一系列酷刑,但她严密守住了党的机密。

  直到1936年,李英才被同志们营救出来。出狱后的李英,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夏明,表明了她坚定不移的志向。此后,他先后在西安、延安、太行山等地坚持革命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在劳动部、轻工业部工作,她无时无刻不怀念她的挚友和饱受磨难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丈夫和兄长邓中夏。

  1989年,夏明含着热泪,面带笑容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

【编辑:高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