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健康近日发布的《2023健康年度词》显示,“90后”买走了30%的辅酶Q10,也买走了45%的护肝片。其中,15%的护肝片下单于凌晨时分。
年轻人爱熬夜,靠吃护肝片就能护肝吗?目前肝脏疾病发生的情况如何?如何正确护肝?1月8日,记者采访专家,了解正确的护肝知识。
年轻人关注养生,“90后”买走45%的护肝片
近日,天猫健康发布了《2023健康年度词》,引起热议关注。数据显示,“90后”买走了30%的辅酶Q10,也买走了45%的护肝片。这其中,有15%的护肝片下单于凌晨时分。另外,血糖、血脂、尿酸成为不同年龄段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
2023年,“05后”血糖监测产品消费增长85%,“90后”尿酸监测产品消费增长255%。“精神状态良好”“养生”“失眠”等热词贯穿“90后”“00后”的2023。
养生“血脉”觉醒,护肝、营养心肌、降尿酸以及各种新配方保健品,开始被年轻人关注。
天猫健康数据显示,“95后”人均3种保健品,30%的钱花在提高免疫力上。除此之外,泡脚包、VC、无糖保健品、中药奶茶等成为2023年度健康单品。
用最贵的护肤品,吃最好的保健品,熬最深的夜,是当今不少年轻人生活的写照。
吃护肝片护肝?无法替代睡眠的重要性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药剂科主任王风华介绍,常见的护肝片一般有三类:食品类、保健品类、药品类,在药店购买时,可以通过批准文号类别来区分。
但不管哪一类的护肝片,作用都是类似的。其中,中药类护肝片一般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的作用;西药类护肝片可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等,对药物性肝损伤、早期肝硬化、慢性肝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一些食品类、保健品类护肝片广告宣称可对经常熬夜、喝酒的人群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但其实目前并没有有力证据来证明。”王风华指出,熬夜对身体所有器官都有损害,并不单单只是损害肝脏。有效地休息是缓解熬夜损害的主要方法,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充足睡眠的重要性。
至于人们常说的“喝酒伤肝”,这是因为酒精大部分都是从肝脏代谢,会导致肝细胞坏死,引起急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如果不去除诱发因素,仅靠服用护肝片,不仅延误治疗,还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加重对肝脏的损害。
王风华强调,不建议经常熬夜和饮酒的人常规吃护肝片,除非是已经明确存在肝功能损害,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不同病因方法不同,这样正确呵护“小心肝”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内一科主任曾妍介绍,我国肝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肝病按照不同病因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
人们常说的脂肪肝也就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病严重时会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有数据显示,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全球感染病毒性肝炎的人群中,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我国占到1/3左右。
目前,酒精性肝炎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多见于男性。“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酒精性肝病和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将成为今后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曾妍指出,目前年轻人脂肪性肝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病平均累计世界人口的10%—24%,在肥胖人群中发生率高达57%—74%,明显超过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而且有低龄化的趋势。
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病,如何护肝略有不同。曾妍强调,就保护肝脏而言,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是关键。另外,还要注意调整饮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注重合理运动。
对于已经明确存在肝功能损害的人群,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相关发病机制、突出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酌情辅以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口干、口苦、口臭、胸胁两侧胀痛、隐痛或以右侧为主、腹胀、排气增多、大便稀溏等,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要引起重视及时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