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生活>内容
女大学生20余天骑行川藏线 一路收获旅行“锦囊”
潇湘晨报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3日 09:18
潇湘晨报
2023年11月23日 09:18

  历时20余天,从成都出发,湘潭理工学院学生周阳阳骑行2160公里到达了西藏拉萨。

  独自骑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11月22日,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联系上周阳阳,她讲述了骑行路上的故事。“这段旅程磨炼了我的意志,使我将来做决定时更加果断,面对困难时能坚持下去,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她呼吁大家,“趁年轻多出去看看吧,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

  出发前学会了常用藏语

  日前,湘潭理工学院进行“体育模范”评选,会计2103班周阳阳的推选理由是“荣获中国青年骑行联盟颁发的川藏线骑行证书”。女大学生骑行川藏线的故事就此在学校流传开来。

  去年寒假,周阳阳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博主骑行西藏的故事,让她产生了骑行去拉萨的想法。

  “骑行是不同于自驾的,快与慢,淳朴与奢华,我更倾向于慢和淳朴。”今年的1月至7月,她都在为骑行做前期准备,“在这段时间,我学会了一些常用藏语”。

  周阳阳利用假期和空闲时间保持体能训练,熟悉基础骑行技巧,查找攻略、购买装备物资。她说,在衣物方面,她尽量选择快干排汗衣物,买轻薄雨衣和轻薄羽绒服,此外,她还准备了头盔护具、圆形遮阳帽、水壶、高热量食物以及急用药物。

  把物资搬运到成都后,7月11日,她从成都市中心出发,独自踏上“此生必驾318”这条路线。

  虽然这是一场孤独的骑行之旅,但周阳阳还是经常能遇到短暂陪伴一程、互相帮助的伙伴。

  一路遇到很多热心人

  从成都到雅安,这是骑行的起始阶段。周阳阳第一次骑变速车,技术还不太熟练。“好在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哥主动教我,还叮嘱我晚上不要骑、不宜在山顶停留太久。”

  从波密至通麦的路上,周阳阳和骑友的车胎都被扎了,只能暂停前进。修补车胎过程较复杂,她跟骑友一起将内胎扒出,通过打气找出内胎的漏气点,顺应点位在外胎上除去导致漏气的尖锐物,再使用补胎胶和锉胎片将漏气点补好,内胎修好后再安装外胎,最终修补成功。

  在骑往318公路线最高垭口东达山的路上,周阳阳与同伴偶遇一辆货车,司机拿出携带的卡磁炉打火做饭,大家围坐在一块谈心,吃着香喷喷的牦牛肉,尝着旅途中难得吃到的西瓜。货车司机也送上了一些旅途“锦囊”:例如遇到动物要理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有危险的情况下,对于小型动物可用小石子吓跑,看见大型动物要及时逃跑远离,安全第一……吃完晚饭,司机还开车捎了她们一路。

  分别时,司机说:“在这条路上遇到困难,大家就是互相帮助!”这句话激励着周阳阳去帮助他人。“我还在路上遇到了一对70多岁的夫妻,他们也非常热情,看到我会主动打招呼,询问我需不需要帮助。”

  周阳阳感慨,在旅途中结识的朋友们的真诚相助,如一束光照亮了前行之路。8月1日,周阳阳骑行至终点——布达拉宫。

【编辑:张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